记者从市城乡建设局了解到,辽宁省最大规模钢结构立体停车楼——世纪大厦站“P+R”立体停车场建成并投入运营。这座停车楼将通过智能停车系统、大数据技术,大幅提高静态交通秩序管理能力和市民停车效率,大大缓解周边停车难题。
一个大的公共立体停车场封顶啦预计今年年底前建成运营可新增千余个停车位位置就在于洪新城大通湖街与仙女河南路(细河北路)交叉口东北侧大通湖停车场为自行式立体停车楼,用地面积1105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206平方米,地上部分建筑面积32865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上5层,地下1层,包
本报讯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张阿春报道 奥体中心北侧将建一处地下立体停车场,位于浑南区天赐街,北起南堤中路,南至浑南二路,建成后将提供3315个泊位,4个车辆出入口和16个行人出入口,未来将与奥体中心地下互通。
智能停车楼效果图-沈阳市建委供图今后,开车到崇山东路辽宁中医康复中心,车主仅需停在楼下,停车楼自动将车移送上楼。昨日,由沈阳市建委免费设计的辽宁中医康复中心立体停车项目开工建设,这也是沈阳市首个开工建设的利用自有用地设置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的示范项目。
好消息来啦!沈阳市首个公交及社会车辆复合式立体停车场大通湖立体停车场正式投入试运行停车场可停放51辆公交车和996辆小汽车大通湖停车场项目位于大通湖街与仙女河南路(细河北路)交叉口东北侧,总建筑面积35206平方米。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而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导致停车供需矛盾突出。尤其是在中心城区建成较早、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没有预留足够的停车场地资源,停车难问题尤为突出。为满足市民停车需求,沈阳市今年持续推进复合式立体停车楼建设,年底前将建成投入一批停车楼项目。
7月3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从沈阳市城乡建设局了解到,沈阳软件园停车楼、金山停车楼、白塔河二路三处停车楼于近日建成并投入运行,这也标志着沈阳首批建设的6处复合式立体停车场全部投入运营,总计可提供340个公交泊位,满足30余条公交线路停车需求,为周边市民新增4500余个小汽车
近年来,沈阳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攀升,截至去年,沈阳机动车注册总量达310万辆。“停车难”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阻碍城市品质的提升,影响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如何破解“停车难”问题?去年起,沈阳开工建设了首批6处复合式立体停车场。
据了解,沈阳软件园停车楼、金山停车楼、白塔河二路三处停车楼于近日建成并投入运行,这也标志着沈阳首批建设的6处复合式立体停车场全部投入运营,总计可提供340个公交泊位,满足30余条公交线路停车需求,为周边市民新增4500余个小汽车泊位,有效缓解周边停车供需矛盾问题,改善提升区域内动
12月28日,记者从沈阳市大东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获悉,今年以来,大东区腾出15000平方米闲置土地,建设了5处临时停车场,提供停车泊位950个,目前已投入使用。同时,正在东中街大悦城新建两个机械式立体停车场,明年初投入使用后,可提供停车泊位170个。
在三甲医院、集中办公区、老旧小区、重点商圈、中小学等市民停车需求集中的热点区域内,沈阳今年将启动建设20处公共停车场、新增约1万个公共泊位。2月8日,沈阳市召开“扩容泊位供给,缓解停车矛盾”新闻发布会。
北国网讯(实习生刘祉杉)很快,辽宁省中医康复中心及周边地区停车问题将得到极大缓解。7月28日,记者从沈阳市建委了解到,由市建委免费设计、辽宁中医康复中心利用自有用地建设的机械式立体停车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7月5日为推进沈阳市公共停车场的投资建设,解决停车难问题,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立体停车场投资建设,沈阳市出台《关于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公共立体停车设施(场)政府补贴资金办法》,开始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公共立体停车设施实施专项资金补贴,这在全省尚属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