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之际,上海沪剧院跨年大戏沪剧版《日出》即将开演。区别于传统戏曲舞台,它采用沉浸式演出,让演员与观众可以零距离接触,并用声、光、电等技术辅助,让观众仿若置身其中。目前,舞台已搭建完备,演员们正紧锣密鼓地排练中,让我们提前去探班了解下吧。
图说:程臻(右)、钱莹、洪豆豆《罗汉钱》为庆祝上海沪剧院成立70周年、纪念三位沪剧宗师丁是娥、王盘声、杨飞飞诞辰100周年,上海沪剧院于13日至15日在宛平剧院举办《罗汉钱》《碧落黄泉》《“沪韵飞扬”杨飞飞纪念演唱会》三场纪念演出。
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的陆建萍是第一次看沪剧,虽然听不懂上海话,但并不妨碍她“入戏”,她说:“《日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都是很熟悉的,不会有理解障碍。上海的老洋房写满故事,本身就带着氛围感,演员又是在你眼前表演,带来的情感张力还是很震撼的。
上海沪剧院4位00后演员李秉儒、徐响响、沈佳妮、顾佳婴,近日在青年演员团团长吴争光带领下奔赴爱丁堡国际音乐节,在爱丁堡国际会展中心彭特兰剧场唱响沪剧《庵堂相会》。从排练到最终呈现,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与努力。
上海沪剧院所在105岁老洋房将首度变身立体舞台“开门迎客”。作为中国戏曲文化与数字化创新融合首秀,环境式沪剧《日出》将于12月23日起上演。届时,沪剧迷和市民观众有机会踏入汾阳路150号,在这座拥有历史积淀的邬达克百年建筑中赏一台别致的“洋房沪剧”。
新春脚步越来越近,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海保利大剧院、1862时尚艺术中心、保利上海城市剧院、保利云间剧院、北外滩友邦大剧院等保利在沪六家剧院,将在春节期间为上海市民奉上近80场节日大餐,既有多场新年音乐会,也涵盖芭蕾舞、话剧、沉浸式剧场、儿童剧等舞蹈戏剧演出,更有沪剧、曲艺等传统
11月20日入夜,上海沪剧院灯火通明,《日出》剧组正在商量演员走位。12月23日,上海沪剧院制作出品,上海精文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一台好戏联合运营的沉浸式沪剧体验剧场《日出》将在汾阳路150号首演,至2025年1月5日首轮演出16场。
民间艺术的本质或许是“俗”或鸣锣击鼓或吹拉弹唱或村歌社舞百姓多以此庆祝红白喜事,庙会祭祀而恰恰因其“俗”,便接了地气受到百姓欢迎,参与的人多了便更有了“人气”“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十三季,我们邀请了闵行区浦江二小的青少年来诵读《艺心艺意》。
孙徐春是一个所有沪剧爱好者都不会陌生的名字。自1974年孙徐春考入上海沪剧团学馆,这位戏迷眼中的“沪剧王子”已经在艺术道路上走过了五十载的岁月华章。2月1日至3日,孙徐春将在美琪大戏院连演三场沪剧演唱会。
就在这个牛年新春,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可是忙得不可开交,红大衣、红围巾、红提包,一身红彤彤的,简直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这牛年新春,上海沪剧院的活动那叫一个火,15场活动深受欢迎,临时又追加了一场,真是忙到飞起!
从“为你关上一扇窗”到“为你打开一扇窗”,苏州河的治理与发展不仅仅是上海这座现代化大都市更新换代的鲜活例证,更承载着千万市民生活点滴的变迁记忆。昨晚,上海沪剧院原创大型沪剧《苏河十八湾》在宛平剧院首演。这部聚焦现实题材的沪剧,借鉴了话剧、滑稽戏等多元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