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杀刘文静与窦建德的理由各不相同,相对来说,杀刘文静的原因复杂些,杀窦建德的原因简单些。刘文静是李渊太原起兵的元从功臣,是最早劝李渊起兵的人之一,李渊起兵后,刘文静劝李渊与突厥联盟,并作为使者出使突厥,促成了李渊与突厥的结盟。
上接前文——这乍一听,李渊简直就是个糊涂蛋!怪不得会被儿子篡位,活该!就该被篡位!但能成为开国之君的人,可能这么糊涂吗?但如果李渊他不糊涂,那为什么要这么草率地杀掉刘文静呢?难道他是个卸磨杀驴的主儿?当然不是,李渊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这就是传说中的帝王之术,他是为了平衡!
隋朝末年,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对外不断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纷纷举兵反抗,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在此情况下,太原留守李渊于大业十三年起兵于晋阳,南下攻取长安,拥立隋炀帝之孙杨侑为帝,后逼杨侑禅位于己,建立唐朝,在立长子李建成为储君后,一直让二子李世民手握重兵,最终引发了玄武门之变,那么,李渊为何一直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建议使用APP语音播报功能,随时随地收听历史故事预计阅读本文需要7分钟李渊、李世民父子能在隋末农民起义的大风暴中毅然拉起队伍,打出反隋大旗,并很快歼灭群雄,推翻隋的统治,建立唐朝,得力于一个人的帮助。刘文静,京兆郡武功县(今陕西省武功县)人。唐朝宰相、开国功臣。这个人就刘文静。
因平台改版,增加了广告解锁功能,当广告打开后,静等5秒钟,您在伸出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的x号关闭,就可以继续阅读我的文章了,这个过程是完全免费的,请您不必担心。文|妍妍编辑|妍妍前言唐朝的开国历程中,八大功臣立下赫赫战功,他们的名字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公元六一七年初夏之夜,一个十八岁的青年将领站在晋阳宫偏殿,他就是晋阳留守、唐国公李渊之子李世民。李世民历数隋帝罪状,劝他举兵:“天子有道,万民拥戴,奉为君主;天子无道,人人发指,弃为独夫,此乃天经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