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能独立进行航天发射活动的国家和组织屈指可数,按实力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是美国,拥有近地轨道100吨级入轨能力,不管是在航天综合实力,还是运载工具方面都是遥遥领先,即便处于冷战巅峰时期的苏联在运载火箭方面也无法与之匹敌。
美国太空探索公司在12月23日进行了猎鹰9号运载火箭的发射,根据美国公布的信息显示,承认发射的猎鹰9号一级火箭是第19次使用,如果回收成功,将会实现发射20次的设计目标,因此对于太空探索公司来说是具备里程碑意义,当天发射的是太空探索公司自己开发的星链系统卫星,发射取得了成功,不过对于太空探索公司来说这次第一级火箭的回收是“阴沟里翻船”,功亏一篑。
微成都报道近日,微成都了解到,国内首个成功完成运载火箭入轨发射任务的民营公司星际荣耀航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星际荣耀”),将在成都投资33亿元建设火箭生产基地,用以生产能力对标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简称“Space X”)猎鹰9火箭的产品。
像回收可乐瓶一样回收火箭?半月谈记者 张漫子中国人对太空的向往已有数千年,众多飞天神话见证着这一梦想。而今,中国火箭飞向太空早已成真,然而,这些飞上天的火箭,还没有“飞回家”的体验——火箭回收,依旧是中国火箭人面前的一道险关。事实上,今年国产大火箭的回收探索已经提速。
美东时间4月29日17时27分,SpaceX猎鹰9号火箭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部队基地发射53颗“星链”卫星,SpaceX已送2400多颗“星链”卫星上天,而执行本次任务的火箭回收复用周转时间仅用了21天。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才带着20多台人形机器人“刷街”吸睛,马斯克又在得克萨斯州南部的星际基地(Starbase),邀请全世界一起见证历史性时刻。“今天向实现多行星生命迈出了一大步。”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发文。
星舰,走不远的“星舰”2018年,马斯克吹响号角,豪言2024年送人上火星。2024年过去了,星舰连基本功能都没完全搞定,更别提星际远征。更尴尬的是,它的问题远不止延期,而是结构性、致命性的问题。第一,运力大缩水。最初宣传,星舰低轨道运载能力可达150吨,现在实际数据不到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