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书话】作者:邱崇(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教师)马安钰(齐鲁书社编辑)编者按一提起山东烟台的王懿荣,人们便会想到关于他的那个重要身份标签:甲骨文之父。学界周知,王懿荣是发现、收集和研究甲骨文的第一人,国际上把他发现“龙骨”刻辞的1899年作为甲骨文研究的起始年。
来源:人民网 最早的“从车祸现场发回的报道”、古代的“汽锅鸡”、极具“反差萌”的青铜器“亚长”牛尊……在7月9日举行的“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启动仪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带我们领略3000年历史风云,凝望浸润着生活烟火气的古老甲骨文
来源:人民网“大家猜一猜,这块石头上的甲骨文是什么字?”殷墟宗庙宫殿遗址,导游指着一方大石上刻着的红色甲骨文问道。“我知道,是‘福’字!”一名来自湖北的游客自信地说。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安阳殷墟考察时,也曾问过同样的问题。
【“了不起的中国汉文字”系列——占卜甲骨】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标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甲骨文出土于中国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属于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殷商王都内王室及贵族人群的占卜刻辞与记事刻辞,刻辞载体主要是牛肩胛骨和龟甲,也包括其他动物的骨骼。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9日讯 瑞雪皑皑兆福地,名人故里迎嘉宾。11月28日-29日,王懿荣文化传承交流会在甲骨文发现者王懿荣的故里烟台市福山区举办。近百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王懿荣文化与新时代融合发展盛事。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西安7月10日电 (记者郭冠华)7月9日,“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启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展示了从殷墟出土的甲骨,从“商王占卜”的小故事出发,生动讲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9月8日,“一片甲骨惊天下”2023“中华字都”·安阳文旅招商推介会在我市成功举办。市委书记袁家健,市委副书记、市长高永,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薛崇林,副市长王红兵,市政协副主席、滑县县委书记陈忠出席会议。
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李飞什么情况?为什么周围围满了考古工作者?他们为什么要用刷子在我身上“挠痒痒”?在中原大地下掩埋了三千多年后,我终于被“出土”了……还没来得及向大家介绍,我叫“小殷”,是一片用来占卜的龟甲,来自距今三千多年的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