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盐更有营养、食用更加安全吗?于女士说,之前学做牛排的时候,看到推荐喜马拉雅粉盐就买了,“觉得颜值很高,价格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但实际试过之后,感觉和普通的盐在味道上没什么区别,也没感觉到有特别的保健功效。”
单瓶180克售价为198元、自带研磨瓶、号称源自天然且零添加……近两年,不少高价食用盐逐渐走上市民,尤其是一些“三高人群”的餐桌。也有不少人提出质疑,认为食用盐的基本成分都是氯化钠,高价盐一看就是智商税。高价食用盐是不是真值这个价?为此,苏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盐不只有白色,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世界各地进口的或粉红、或淡黄、或浅灰的盐。这些号称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并更天然、健康的盐,真的安全吗?它们又是否更加营养呢?对于这些问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盐作为一种食品原料,它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大皖新闻讯5月15日是第30个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科学补碘三十年 利国利民保健康”。 记者从合肥市疾控中心了解到,合肥近40%的孕妇尿碘水平不足,这不仅可导致孕妇甲状腺发生病理性改变,还会对胎儿脑发育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