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积淀,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无论是在彰显中华民族精神,还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方式。
原标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要成为先行者。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关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重要思想的指引下,贯彻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有了新使命,迎来新格局,提出新要求。
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观念,主要表现为:教育是文化的重要形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两个结合”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教育的重要使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教育的重要职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劳动先民对生产生活不断总结并浓缩而成的核心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具有极强的本土化和多元化特征,有着非常长久的生命力,并且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历久弥新,已成为现阶段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内容。
4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荣获第四届“教学大师奖”。扎根教坛70余载,顾明远先生开创多个教育学学科专业,以“人本”理念贯彻教学研究与实践,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和卓越教师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就教育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顾明远先生。
我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是中学语文教师,我会怎么教学生?对这个问题不能凭空回答,而应凭借切身的经验。我没有当过中学教师,但我当过中学生。让我回顾一下,在我的中学时代,什么东西真正提高了我的语文水平,使我在后来的写作生涯中受益无穷。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图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鲍效农 摄4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荣获第四届“教学大师奖”。扎根教坛70余载,顾明远先生开创多个教育学学科专业,以“人本”理念贯彻教学研究与实践,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和卓越教师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