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演唱会回暖,去哪个城市听歌成了年轻人间交流的高频话题。抢到票的歌迷感慨着终于又能见到喜欢的歌手了,但也有不少人因为手中的票发起了愁。5月8日,潮新闻记者帮接到了一起集体投诉,250余名消费者在大麦、猫眼、票星球上购买的演唱会门票遇到了“退票难”问题。
文/伍里川“距离演出还有两个月,也没有出票,为什么不能退票?”近日,来自浙江金华的王女士向《工人日报》记者反映,她在某票务平台上购买了合肥某音乐节的门票,想退票却被一再拒绝。王女士的遭遇,不过是众多消费者经常感受到的“退票难”的具体表现。
“清仓特价,不退不换!”“打折处理,一律不退不换!”消费者对此类声明可谓司空见惯,甚至大多数消费者也对上述行业潜规则持认可的态度。 网友咨询: “特价商品,概不退换”有法律依据吗? 王贺来律师解答: 特价商品是指商家为了促销而打折销售的没有任何质量问题的产品。
商店收银台存放消费者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被查;美容美发店宣称“会员卡一经售出,概不退换”被罚;擅自委托生产含有“怀宁贡糕”标识的糕点被移送公安……3月13日,记者了解到,在2024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公布一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案
大家在购物狂欢的过程中,有没有遭遇商家的促销“套路”?如果遇到了下面这5种情况,那么商家就涉嫌违法了!别犹豫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吧!01秒杀、抽奖内定名单商家限时秒杀的产品,你永远抢不到,商家设置的抽奖,大奖永远是别人的。
基本案情2023年2月10日,张丽丽在南京某文化有限公司的微店APP上购买了2023年4月30日某地音乐节预售门票2张,票价共1360元,付款后该公司通过电子交付的方式发货。购票第二天,她发现买错了日期,想退票,于是她拨打售票公司的客服电话说明情况,要求退票。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孔莹莹)近日,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双塔分局接到消费者投诉,称其在药店购买的某品牌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回家后发现买多了,随即回药店进行退换,却遭到店员的拒绝。店员表示“药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换”。消费者表示其有购买的票据且包装无损坏,怎么就不能退呢?
近日,苏州市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双塔分局接到消费者投诉,称其在药店购买了某品牌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回家后发现买多了,立即回药店退换,却遭到店员的拒绝。店员表示“药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换”。“有购买的票据且包装无损坏,怎么就不能退呢?”近期,类似的投诉双塔分局已接到6件。
省消协发布元旦消费提示“打折商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换”属侵权每日甘肃网12月28日讯(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夏苗)2024年元旦、春节即将来临,购物、聚会等消费将迎来新高峰,甘肃省消费者协会发布元旦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安全、理性、健康快乐过节。
购买景点门票未游玩遭遇退款难↓↓↓日前,江苏镇江市消协接到消费者陈先生的投诉。6月7日,镇江市消协法律专家委员会的傅小景律师表示,旅游景点“门票售出,概不退换”这一条款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悖,涉嫌“霸王条款”,应当视为无效。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何勇海“距离演出还有两个月,也没有出票,为什么不能退票?”近日,来自浙江金华的王女士向记者媒体反映,她在某票务平台上购买了合肥某音乐节的门票,想退票却被一再拒绝。王女士的遭遇并非孤例。今年以来,演出市场持续升温,“一票难求”屡屡出现。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在商家未能按照约定提供相关商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有权要求退回预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