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有一个地方它的面积相当于一个江苏省但在地图上却无法找到淹没在茫茫戈壁的深处它因为“两弹”实验成了中国核试验的代名词它就是位于南疆库尔勒市境内如今对外开放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马兰1遍地马兰草马兰基地,位于库尔勒市和硕县境内的乌什塔拉乡。
彭继超,男,1952年5月出生,1969年2月入伍,原总装备部政治部创作室副编审,2013年6月退休,2014年10月移交,现为阳光军休所军休干部。彭继超曾在中国核试验基地工作近三十年,承担“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武器装备建设等重大题材创作任务。
新疆马兰基地,即总装备部第21试验训练基地,最早代号为0673部队,后改为8023部队, 再后改为 89800 部队,中国核武器的摇篮,曾经在地图上无法找到的神秘地方。马兰基地是上世纪50年代由中国军人在罗布泊西端一片戈壁滩上建设而成 。
孙悦国防动员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重要形式。政治动员在国防动员中占据首要地位,统一军民思想是其目的之一。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政治动员的开展离不开激发和弘扬爱国主义。
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的荒漠里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从1964年到1996年我国一共进行了45次核试验在一次次试验的背后有我们熟知的钱学森、邓稼先、程开甲等“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也有很多普通士兵他们同样也是隐姓埋名的人近日,100多名原南京军区防化
6月21日到巴州和硕采访金沙滩开园盛况,有幸来到马兰军博园,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基地,曾经略显荒芜的马兰基地,也许是我当过兵的缘故,在马兰军营感到是那么的亲切熟悉,叠的方方正正象豆腐块一样的军用被子,挂在墙上的军绿色水壶,摆放整齐的刷牙缸子……仿佛又回到了军营。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 秒后,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罗布泊位于我国新疆,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劣,曾经被誉为“死亡之海”。也正是因为这里人烟稀少,所以中国的两次原子弹试爆都选在罗布泊。
“小皮球,架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这是许多人都能耳熟能详的一首童谣,毛阿敏在1991年的香港“八一晚会”上演唱了这首歌,它也成为了许多人的童年回忆。但你也许不知道的是,毛阿敏唱出的这几句看似没有逻辑的歌词,竟然在32年前把中国的军事机密,向全世界暴露了出来。
02:11AI微电影《马兰花开》(02:11)60 年前的今天,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声“东方巨响”,打破了大国的核讹诈与垄断,让中国人的腰板挺得更直了。自力更生、隐姓埋名、惊天动地……这项伟大事业的背后,有许多曾经不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