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却是结直肠癌的“前身”,目前已明确至少80%-95%的结直肠癌都是从息肉一步步演化过来的,而从小息肉→大息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息肉癌变,这一过程一般需要5-15年,只要在这一过程中发现病变,并及时切除便可以消除后患。
最近去医院做了次肠镜检查发现结肠上长了个息肉上网一查吓懵了竟然说结肠息肉是癌症先兆!真的如此吗?长了结肠息肉你离肠癌还有多远?方塔中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张峰跟你聊聊↓本期嘉宾:方塔中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张峰门诊时间:每周二、周六上午专家门诊什么是结肠息肉?
肠息肉是指肠道黏膜上隆起的病变总称,即肠道上多长出的肉块,通常无明显症状,但也可能引发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等问题。大肠息肉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高危因素涵盖高龄、家族遗传史、不良生活习惯以及某些疾病等。长沙东大肛肠医院表示,肠息肉主要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大类。
往前一步是息肉退后一步是肠癌结肠息肉指结肠肠腔的隆起性病变,一般为单发息肉,有时可见多枚息肉,称为多发性的息肉。结肠息肉一般是良性病变,它的病理学分类可分为:1.增生性息肉较为常见,发生原因不明,多出现在中年以后。表现为粘膜表面呈丘状或半圆形隆起,直径约0.5cm,常为多个。
自2021年11月10日起,新疆科协全新推出科普解读类栏目《知吗?开门》,邀请科普中国专家参与科普内容的选题、撰稿、审核,栏目在新疆科协官方微信公众号“科普新疆”首发,并在新疆科协官方网站、今日头条、微博等平台同步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