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我的“过度解读”,照片中一个人在喂大象,我们从画面中只看到了大象的鼻子和人的右手,但是我们通过背景可以看出,大象是在围墙之内了,可以肯定的说这是在类似动物园的地方,我们可能关注到了人类在投喂动物,好像它们过得很好,然而动物始终是生活在大自然中,不是被人类圈养的,甚至是被用来强迫表演的,可能盖瑞·维诺格兰德这张作品也是在引入深刻思考的。
博物馆善于营造永恒的假象,但事实上,它们总是不断变化。相比1970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为庆祝其成立一百周年时的热闹非凡,2020年,150周年庆典却如此低调,与之相伴的,还有近年来大都会博物馆面对的各种争议。在馆藏文物如何被获得、展览如何兼顾更广泛意义上社会公正的要求?
排版 | 夏日未央。校稿 | 时双凤。其四,“当代摄影”这个词是属于“艺术摄影”范畴的,所以在今天,不管在当代摄影语境下,还是艺术摄影语境下,纪实摄影只是作为一种俗称而存在,表明拍摄方式继承自直接摄影,不会过度的处理,也不会编导,它是指跟真实性相关的艺术摄影,表明某个作品反映的是真实人物和真实事件,但是这种真实性,跟新闻报道的那种反映真实事件的意图完全不同。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布劳耶分馆艺术生态就像珊瑚礁一样脆弱,极其容易受到外界变化的影响:对于艺术圈来说,过热的环境以及杀鸡取卵的商业化运作将会对博物馆的理念和预算产生致命的影响。但是,与加勒比海中的珊瑚不同,纽约的博物馆生态或许终于可以在饱受市场污染多年之后重振昔日风采。
这些年,走过城市,越过山川,一个个地点从毫无厚度的地名变成由碎片汇成的城市印象。从他者变成置身其中的人,我渐渐爱上了这种无声的介入,影像中没有自己的身影,自我却真实地存活在每一张被定格的影像当中。日本设计大师坂本一成曾经感慨,真正的诗意源于日常,而非蓄意与制造。
无论年代如何发展,摄影技术如何进步,一些著名摄影师的话语总能为不同时代爱好摄影的人们提供一些灵感的启发。这所谓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下面这些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摄影大师们曾经说过的箴言,回顾我们已知的领域,感悟摄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