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4年耕耘,诞生于2011年的e代驾如今在代驾这一垂直O2O领域的份额位居市场第一,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300多个城市,拥有20万名司机,其成熟的商业模式与惊人的订单量以及收入的增长速度都足以让整个互联网行业为之侧目。
近日,互联网代驾平台e代驾宣布成立11周年。基于“代驾”场景,e代驾已覆盖全国400+城市,累计提供代驾服务超3亿人次。目前,e代驾以酒后代驾为基础,拓展了代泊车、代保养、代年检、代充电等业务,已逐渐形成更加完善的代驾服务场景。
相对出租车、专车和顺风车司机,代驾对司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显然高出很多。以酒后代驾为例:客人意识模糊,其车、车上的财务,以及车主的人身安全,全部交到了代驾司机手中,如果代驾司机素质不过关,拿走财务、猥亵;或者专业技能不过关,损坏车辆、绕道、颠簸等,也会导致客人不必要的损失。
11月14日,代驾O2O平台e代驾宣布开始裁员,涉及技术和BD(商务拓展)等岗位。其负责人杨家军发布内部邮件,确认裁员一事,并把裁员的原因归咎于,从2015年初到现在,公司人员增速过快,导致部分机构臃肿,岗位重叠,效率低下。为提高效率,e代驾目前主动进行部分人员优化。
来源:【消费日报】□ 本报记者 丁新伟近年来,数字化消费的概念逆势上扬,加之其具备的零接触、线上验证、支付便利等特点。引发了普遍关注,数字化消费也逐步成为促进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2011年,醉驾入刑。“喝酒不开车,开车找代驾”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各种战略失误和滴滴代驾的强势进入导致e代驾开始走入困境,毕竟寒冬下稍不注意就会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这次裁员又是否能为e代驾带来一线生机?最近裁员的公司不少,从上周末开始,e代驾裁员的消息就传来,14号下午,CEO杨家军确认了这个消息。小汀从各方位给你解读一下这次裁员。1.
e代驾宣布减员20%,这个消息在互联网寒冬,BAT等大佬纷纷停止社招的今天,似乎变得没有那么劲爆。然而,作为O2O行业的热门企业,e代驾的减员瘦身动作还是引发了行业内人士的品头论足,不管是自发的,还是刻意安排的,一时间各种消息和评论满天飞。
最近,e代驾做的几套以古人为题材的线上广告颇为有趣,这当然是为了让品牌形象焕然一新,也抢占了自媒体上的“春节档期”,先回味一下作品。第一套,在古人酒量的话题上大开脑洞:古人酒量评比扫一扫二维码,查看完整作品。第二套,评选古人里最NB的司机。扫一扫二维码,查看完整作品。
DoNews11月18日消息从一家独大到与滴滴贴身肉搏,和前几年相比,e代驾的2015年似乎并不顺遂。 近日,e代驾创始人、CEO杨家军在内部邮件中确认裁员一事。他表示,在这一年中,人员激增是管理上的失误,极速回归价值本质成为当务之急。
由于最严交规和“醉驾入刑”等法律规定,喝了酒找代驾似乎成了新常态。但代驾过程中,如果不幸发生意外,不仅威胁到用户人身安全,也威胁到司机的人身安全。但许多代驾公司对这些安全隐患却选择了默视,没出事故万事大吉,出了事故推诿扯皮。
交管部门对酒驾的严打让网络代驾兴起,而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更让e代驾这样的O2O项目借到了双重东风。短短几年,e代驾已牢牢占据高达9成的市场份额。但随着滴滴快的合并后杀入代驾市场,e代驾将迎来最强大的对手,他们也很快以D轮融资1亿美元的姿态来应战。
从汽车交易市场到汽车配件、美容、打车、租车乃至代驾,围绕汽车延伸的产业链正在不断壮大,特别是移动互联的大环境下,车类O2O蓬勃兴起。10月17日,58同城宣布以2000万美金投资e代驾,据投资协议,e代驾向58同城发行7.8%的普通股。e代驾在本次交易中估值逾2.
都说天上不可能掉馅饼,但是最近杭州市民高先生却被突然掉下的“馅饼”砸中了。原来,炎炎夏日开始后,杭州市民高先生就喜欢约三五好友一起喝啤酒吃夜宵。考虑到喝酒开车不安全而且有可能遇到交警查酒驾,因此高先生每次和朋友欢聚畅饮后,都喜欢叫代驾帮他开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