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2024年第1期作者:路德春,廖英泽,曾娇,江媛,王国盛,秦博宇,杜修力来源:城市地下空间恢复韧性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3,25(1):38-44.
本文选自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2024年第3期作者:彭芳乐,乔永康,董蕴豪,闫治国,朱合华来源:新发展阶段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4,26(3):176-185.
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国家资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充分挖掘地下空间资源潜力,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自然资源部近日印发《关于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的意见》,统筹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充分挖掘地下空间资源潜力,提高土地要素配置的精准性和利用效率,使优势地区有更大发展空间,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就进一步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出以下意见。
城市地下空间已成为国家空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9月1日《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颁布施行,明确提出对地上地下空间进行综合统筹和一体化提升改造,提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这表明,上海已进入以存量开发为主的内涵式发展阶段。
来源:【中国城市报】上海市虹口区北外滩核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工程开工,浙江省杭州市将建设“第二条地下环路”,江苏省南京市江北地下空间项目二期工程中央商务区站底板顺利封闭……近段时间以来,多地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随着新型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愈发受到关注。
文 | 郑飞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地下空间工程系教授受城市化快速推进、人口急剧增加、极端天气频发等多因素综合影响,用地紧张、交通堵塞、城市内涝等诸多“大城市病”快速涌现,造成城市人居环境与公共服务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如2020年台风“山竹”造成珠三角城市群基础设施破坏,20
10月24日,记者从安徽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该厅近日专门下发通知,要求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的决策部署,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通过统筹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以创新举措提升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本报北京9月17日电 (记者常钦)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为充分挖掘地下空间资源潜力,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自然资源部近日印发《关于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来源:经济日报近日,深圳地铁16号线共建管廊项目出线井至9号综合井区间盾构始发。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我国将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性作用,有序推进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强化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统筹。
工人在雄安新区起步区 NA12 市政道路和综合管廊(二期)项目建设现场施工(2024年4月23日摄) 牟宇摄/本刊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李松人类的想象力总是永无止境。在众多科幻作品中,“上天”“入地”是经典的热门话题。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11月12日,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昆明市轨道交通地下预留空间(第一批次)控制性详细规划(新编)》公示。此次轨道交通地下预留空间控详规涉及东风广场站、塘子巷站、五一路站、火车北站、石咀站、金兰路站和迎海路站,所规划范围均将用作地下商业开发。
时间:2024年6月28日嘉宾: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院长 易荣中国网: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同时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作为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的重要内容。
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主要围绕强化规划统筹引领、健全用地供应政策体系、规范建设项目规划管理、完善产权管理四个方面,从国家层面提出了缓解城市土地资源供需紧张、拓展城市空间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