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冬月怕十四”,今日十一月十四,到底怕什么?看农谚咋说寒冬腊月,指的是农历的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而十一月因为有冬至节气,所以也称为“冬月”。时间过得真快,农历冬月已经过去一半的时间了,今天是农历的冬月十四,一个特殊的日子。
时间铿锵向前,四季循环往复,转眼间农历十一月将至。细心的公众在翻看日历时往往会发现,公历12月1日的下方有的对应出现“十一月”,有的对应出现“冬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听听民俗专家怎么说。历史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农历十一月通称冬月。
书法落款一到十二月雅称:1、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2、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子月、丑月。3、柳月、杏月、桃月、槐月、榴月、荷月、巧月、桂月、菊月、阳月、葭月、梅月。
艺术品牌按:中国书画一般都用农历纪年体,以显中国传统之特点。无奈公元纪年太流行,一般人也搞不清楚农历纪年是那一年,在具体使用中经常搞错。前些天,有一油画家画了几幅小山水找我落款。在题字时,我问他今年农历是何年?他说,你都弄不明白,我就更不明白了。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文化报道 记者 张嘉玉】11月7日,立冬节气到来。环球网文化频道邀请北京天文馆副馆长齐锐,从天文学视角赏立冬节气之美。古代天文学家仰观日月循环,探寻太阳影响而来一年四季的循环,月亮运行阴晴圆缺的变化,用二十四节气与朔望月制定出中国特有的农历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