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儿童误吞异物 家长切莫大意(主题)不建议刺激呕吐或使用偏方 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副题)今晚报讯(记者刘波)最近,一名2岁儿童把一块纽扣电池吞进嘴里,导致食管被灼黑,取出后灼伤愈合慢,鼻饲20多天才好转的新闻上了热搜。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媛 实习生 丁子鸣 通讯员 刘钞)近日,10个月大的株洲宝宝小山(化名),在家玩玩具车时,好奇地将纽扣电池放入嘴中吞下。小山爸爸通过监控发现后,赶紧带孩子来到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
家长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误吞异物,孩子误吞异物后该如何应对?9月7日15:00,乡村儿童守护计划“做好儿童保健,助力健康成长”系列科普直播,邀请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宫幼喆做客直播间,和大家聊聊相关话题,希望家长朋友能提高警惕,正确应对、有效预防孩子误吞异物。
1月25日下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莫干山院区急诊室内,一阵凄厉的哭喊声打破了宁静,空气瞬间变得紧张而沉重。“我把抓夹放在桌子上,没想到孩子趁我们不注意,竟把这个夹子吞下去了,这该怎么办啊?”张女士十个月大的孩子贝贝,在嬉戏间不慎将一枚小巧的抓夹吞咽入口。
11月28日,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从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近来广东省产品伤害监测系统发现,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地的商场游乐场里,发生多起小孩在人造沙池玩耍时将“沙粒”误吞或者误塞耳朵、鼻孔的案例,其中1例还卡在气管里,所幸没有造成更大的伤害。
商报全媒体讯生活中儿童溺水、误食、气道异物等意外伤害比较常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防范和处理?临近六一儿童节,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科普防范方法,希望广大家长提高安全意识,让伤害和危险远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