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中国的外国朋友越来越多,由于文化和语言差异,和他们交流遇到一些趣事:有一次在西安兵马俑博物馆遇见一位西班牙姑娘,她在北京语言大学留学,喜欢旅游,她会英语,也会讲一些汉语,听她介绍了自己的情况,问她在中国去过哪些地方,有什么看法,她说去过上海,西安,苏州等,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西班牙姑娘讲普通话的时候不太会发第三声,问她怎么看上海,她说上海经常下雨,但是“雨”是第三声,她发音是第二声,听起来就是上海经常下“鱼”了。
在网上和老外聊天前需要做些什么准备?电子词典准备好了,网页翻译准备好了,接下来就等着跟屏幕那头的老外过招了。你这样想的?真的以为这样就可以了?既然我们能把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改造成人艰不拆,老外也一样。
近日有网友分享,现在出国不论是旅游还是留学,在大马路上都不要随意的说中文了。因为中文已经不是加密语言了,很多老外都会说中文。如果你在国外大声的发表你对某个人的看法,然后恰巧人家还会说中文,那就是大型社死现场。下面让我们一起看下网友分享的经历,你就明白这有多尴尬了。
事情是这样的,网上有网友分享了一个视频,讲述了他在盒马买东西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外国人,外国人想要给他现金,让他帮忙用手机支付一下,结果没想到,这位网友脱口而出“我没有现金”,让外国朋友感受到了深深的冷漠。
寒假和朋友去北欧旅游,在挪威的时候实在是太冷了,正好路过一个日料店,我俩就想吃汤面暖和一下。@隐姓埋名:我和姐妹在国外也都是很放肆的用中文聊天,有一次在伦敦地铁上笑一个进来被门夹到的人,用了很多屁话比喻,突然旁边一个外国老哥笑出声来,我俩瞬间静音😂。
2007年,有一首歌是这么唱得:“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英国多雨,有一次和朋友打着伞在街上走,看到前面有个秃头老爷爷没有伞,于是用中文放心大胆地说:“要不我们也给他撑一下伞吧,你看他都没有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