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后,延安市吴起县寒意愈浓,胜利山顶上那棵饱经风霜的杜梨树,静静挺立在“切尾巴”战役临时指挥所旧址旁。它见证了当年那段波澜壮阔的烽火岁月。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坐落在胜利山脚下。纪念馆里,一双双草鞋、一封封电文、一张张照片记录着那段可歌可泣的过往。
他强调,要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制度,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更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凝聚奋进力量,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雅安新篇章。
福建省宁化县,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门前雕塑。 王 政摄(影像中国)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 曹先训摄(影像中国)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村红色文化主题广场。 曾宪明摄(人民视觉)湖北省英山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石雕。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6万人集结在江西于都河渡口,从8个渡口渡河。“向前,向前,迎着蒙蒙的暮霭,听着那越来越小的水声,渐渐地,那声音被急行军的脚步声代替了。就这样,我们离开了于都河畔的乡亲。
为弘扬长征精神,牢记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丰功伟绩,农发行湖北恩施州分行纪委办与内控部党支部协同来凤县支行、龙山县支行党支部,前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后出发地——龙山县茨岩塘,开展以“弘扬长征精神 加快经济发展”为主题的支部党日活动。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激励党员干部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7月19日景中收费所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赴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开展“传承长征精神,践行初心使命”革命传统教育。
顶端新闻记者 苏梓晴/文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胜利结束。2024年5月,红军会宁会师旧址,满园牡丹绽放。王文汉、王文奎兄弟两人16年间亲手种下的牡丹花,如今到了花期便如约而至。
来源:【云南日报】8月28日,昭通市威信县第一中学开展国防知识和革命传统教育现场教学活动,1910名高一年级新生往返步行10多公里,用脚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上午8时许,伴随着出发的号令,在各班旗手的带领下,行进队伍阔步前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作者:赵小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具有穿越时空的强大感召力,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12月22日,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师生一行来到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联合黄冈师范学院、黄冈市明珠学校和英山县实验小学陶家河校区的学生共同开展《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社会实践课程,开启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近日,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党委与三明市融媒体中心机关党委联合举办主题党日活动。40余名党员干部与师生一同前往宁化,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长征精神。在宁化县长征精神教育基地,讲解员带领大家参观了《宁化——万里长征第一步》主题陈列和《军号嘹亮——一个中国红色军号》专题陈列。
近日,驻守在滇中腹地的昆明支队某中队,利用参加驻地九龙红军烈士洞红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年度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中队官兵传承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投身强军实践,奋进强军新征程。
中新网北京1月15日电 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国新闻网主办的“长征路学党史,新时代再出发”长征精神主题座谈会日前在北京召开。原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部主任黄如军在会上指出,纪念长征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弘扬长征精神非常有意义,一定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图为座谈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