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将于明年启用。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两项流动性强的金融工具——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将纳入M1统计。货币供应量作为某一时点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金融工具的总和,需要与时俱进,动态完善统计口径。
近日,10月经济数据相继出炉,看点颇多。最受瞩目的莫过于M1(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年内出现首次回升,与PMI(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率先反弹交相呼应。这两个指标,作为经济景气度提升的先兆,其意所指,不言而喻。央行最新数据显示,10月末M1同比增长-6.
数据是个宝数据宝炒股少烦恼1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公布的最新金融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52万亿元,10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7.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4.13万亿元,10月末的社融存量同比增长7.8%。
每经记者:张寿林 每经编辑:张益铭12月2日,人民银行披露,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在现行M1的基础上,进一步纳入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
金融界2月14日消息 1月金融数据出炉,新版本的M1统计口径揭开神秘面纱!央行发布数据,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7.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833亿元。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13万亿元。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18.52万亿元,同比增长7%。
启用新修订的统计口径后,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2月14日发布的1月末狭义货币供应量(M1)实现同比增长0.4%。业内专家表示,修订后的M1增速可减弱春节因素影响。货币供应量是某一时点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金融工具的总和,是金融统计和分析的重要指标。
界面新闻记者 | 杨志锦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12月2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修订后的M1包括:流通中货币(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
(本文作者明明,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近两月M2、M1增速出现较大回落,一度引发市场关注。2024年6月19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上强调要淡化对金融总量数据的关注,同时提出要适时研究对现行M1指标的统计口径进行修改。
来源:【中国吉林网】中国人民银行2日发布公告称,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此次修订工作的背景是什么?修订的主要内容和考虑是什么?货币供应量是某一时点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金融工具的总和,是金融统计和分析的重要指标。
12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此次M1统计口径修订,是在现行M1的基础上,进一步纳入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
昨晚(12月2日),人民银行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修订后的M1包括:流通中货币(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
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修订后的M1包括:流通中货币(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什么是货币供应量?又为什么要修订M1? 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是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