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春光明媚,课间,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北校学生在操场上开展阳光体育趣味健身运动,尽享运动带来的快乐与放松。今年春季开学以来,该校严格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充分保证孩子们足够的健身时间,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到学习与生活中去。
在加强学校体育这项工作上,深圳展示出改革的锐气。近日,深圳市印发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从2024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这一做法,在国内大城市尚不多见。在80后、90后乃至更早的代际群体印象里,体育课难免带有所谓“副课”的标签。
在静安区三泉路小学,每天最热闹欢腾的地方是足球场、网球场、多功能体育室等体育场馆,数以百计的学生或踢足球、打网球,或练跆拳道、打棒球,甚至双休日,都有女生们在足球场上飞奔、劲射。家长曾经心怀顾虑说起如今校园体育运动兴旺的景象,三泉路小学校长周莉感慨万分。
进入信息时代,儿童青少年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压力和生活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深圳近日出台政策,明确义务教育阶段从2024年1月1日起实行“每天一节体育课”,引发广泛关注。此外,北京、上海等地也已在保障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鼓励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
深圳市教育局日前印发《深圳市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从2024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该规定很快便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为何要给体育课时设立刚性约束?“每天一节体育课”会不会太多了?学生的校外运动时长又该如何保证?
编者按:日前,《上海市中小学体育工作管理办法》公布,提出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这其中,提高学校体育课的质量,以此满足学生的运动兴趣,从而改变学生的运动习惯成为改革的关键。体育课的质量如何?
新华社深圳3月14日电(记者王浩明、赵紫羽、白瑜)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深圳市正式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每天一节体育课”,政策出台后引发了社会热议。开学已经一段时间,深圳中小学体育课上得怎么样?深圳如何破解运动场地的瓶颈?师资缺口怎样补上?学生家长反响如何?
建平中学的孩子们真正运动起来每节体育课都打比赛,太爽了《上海市中小学体育工作管理办法》日前发布,提出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其中,提高学校体育课的质量,满足学生的运动兴趣,改变学生的运动习惯成为改革关键。体育课的质量如何?学生能不能出汗是最直接的衡量标准。
2023年春季学期刚开学不久,成都市民张女士趁着一个周末的时间,带着儿子到一家眼科医院检查视力。结果让张女士难过了好半天:才上二年级的儿子近视了,一只眼睛50度,两只眼睛都出现了散光。上一次检查是在2022年的5月。当时医生就发出了预警,孩子的远视储备值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