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UNCCD COP16)于2024年12月2日至13日在利雅得举行。为分享“三北”工程为代表的中国荒漠化防治成效与经验,中国政府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期间设立“中国馆”,搭建广泛交流、共商合作、分享经验的平台。
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国家林草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林草资源保护发展成效显著。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 草地面积居世界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完成造林10.2亿亩、森林抚育12.4亿亩。全国森林覆盖率由21.63%提高到24.02%。人工林保存面积达13.
来源:经济日报过去10年间,我国为全球贡献了约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居世界首位。其中,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持续增长,全国森林覆盖率由21.63%提高到24.02%,人工林保存面积13.14亿亩,居全球第一位。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草兴则生态兴。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森林蓄积量超过200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增绿最多的国家。
来源:【绿色湖南】(中国绿色时报)林草兴则生态兴。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具有水库、钱库、粮库和碳库功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人勤春来早,植绿正当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年都会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始终关心国土绿化事业,引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十年来,中国累计造林10.2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马爱平 森林,不仅是无数生灵的家园,更是维护生态平衡、抵御气候变化的坚强堡垒。近年来,我国在森林保护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绿色长城”在中华大地上傲然屹立。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我国森林保护仍面临着一些严峻问题。
光明网讯(记者 张佳兴)3月12日,在第47个植树节到来之际,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24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连续“双增长”,森林覆盖率超25%,人工林面积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全世界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央视网消息: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自然资源部的数据显示,国家已部署实施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重要生态系统修复治理面积超过1亿亩。近几年,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扎实开展,明确了我国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