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创建于公元366年,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的建造,至今保存着从公元4世纪至14世纪千余年的石窟500多座,彩塑3000余身,壁画5万多平方米,加上后期藏经洞出土的数万件敦煌文献和纸布绢画等珍贵文物,敦煌石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是不是人物彩带飘招,人物悬天飞升,对,这就是“飞天”。特别是欣赏唐代的飞天,不长翅膀,也不依托云彩,就靠一条长巾,展卷飞舞,即可轻盈飘入空中,非常具有浪漫情怀,犹如李白所说的“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原标题:山水无声壁上观——敦煌早期壁画中的配景山水睒子本生 莫高窟第299窟(北周)山中饮水的鹿 莫高窟第285窟(西魏)山峦与药叉 莫高窟第251窟(北魏)须摩提女因缘 莫高窟第257窟(北魏)萨埵太子本生 莫高窟第428窟(北周)山林中的野兽 莫高窟第249窟(西魏)敦煌位于
文|巫鸿敦煌藏经洞中保存了相当多画在绢或麻布上的软质挂画,传统文献中称为“帧画”,即可以移动悬挂的独幅佛教绘画。虽然这些画在发现的时候是平放或折起来的,但由于不少幅带有可供悬挂的装置,我们因此知道这些画原来是挂起来展示的(图1、图2)。图1 敦煌藏经洞中发现的唐代佛教帧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