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光是一年就查出来有11万的充值记录,前两年还没去查,不晓得有好多。”5月29日晚,看着长达628页的微信支付交易明细,四川宜宾卖菜商户张富惠情绪就十分激动,因为这11万都是她12岁的儿子小侯(化名)玩手机游戏充值消费的。
来源:人民网 随着网络的普及,未成年人网络打赏、网络充值行为时有发生。司法实践中,关于未成年人充值网络游戏后,监护人要求返还充值款项的案件屡见不鲜,那么未成年人充值网络游戏后要求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返还充值全额的请求能否得到支持呢?
近日,青海省祁连县阿柔乡居民万某将一面写有“失而复得暖人心 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锦旗送到祁连县阿柔派出所,感谢派出所民辅警帮她追回了银行卡里“消失”的12万余元。 今年年初,群众万某在准备购买年货时,发现银行卡里的15万余元“不翼而飞”。万某一下慌了神,急忙到派出所寻求帮助。
近日,广东的刘先生反映,家中13岁的男孩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在oppo平台的生死狙击游戏上先后共充值56824元。在与平台方广东欢太科技有限公司多次协商后,对方表示可退款36324元,但拒绝全额退款。2月24日,记者联系广东欢太科技有限公司的客服人员。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挣钱,家中儿子却沉迷游戏,并在父母回家期间偷偷用父亲手机玩游戏,并在游戏平台充值4万多元……此事近日发生在四川凉山州普格县,在家长报警求助后,当地警方及时介入,经过与游戏平台长达半个月的沟通,平台最终将充值的45280元全额退回。
网络游戏一直是是当代社会的讨论焦点,有人认为它可以放松身心,而且已经形成一个产业,有助于经济发展;还有人认为它容易让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影响正常工作和学习,尤其是对未成年人。近期,就有一个男子因为自己的儿子玩游戏做出了疯狂举动。
10月27日,新黄河以 《网易游戏<蛋仔派对>引发的战争:11岁男孩10天充值4万元,家长们发起上万条投诉》为题,详细报道了《蛋仔派对》防沉迷系统成摆设、未成年人疯狂“氪金”、充值后难退款等诸多问题,引发外界强烈关注。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0日讯(通讯员黄明杰 记者李慧紫)手机里2万余元凭空消失,查看账单发现,原来13岁儿子不仅充值了游戏,还打赏了游戏主播,无助的母亲带着儿子来到武汉市洪山区和平派出所寻求帮助。在挂职副所长任垒历时一个半月的努力下,成功退回近1.5万元。
12月21日,湖南湘潭14岁男孩进“戒网瘾”学校后骨折,引发关注。对于事发经过,学生和校方的说法不一。男孩父亲称,孩子被教官以擒拿的方式摔出,导致骨折。该校副校长屈耀华则表示,当时老师拉孩子时,他失去平衡后坐在了脚踝上受伤。涉事学校属于湖南湘潭昭山示范区管辖。
10岁男孩玩网络游戏两个月充值2.5万元,家长发现后提出退款,游戏经营方认为该账号经过成年人认证,家长需要负一定责任,只能退部分款项。游戏进行实名认证时是孩子妈妈进行人脸识别近日,市民曹先生向华商报反映,他10岁的儿子玩了一款名为“第五人格”的游戏。
医院打印了一份材料,说明了小陈的救治经过,一开始强调的是送小陈就医的所谓朋友都不见了,后来打电话催促,对方也没露面。其中提到0点48分医生床边交接班。监控显示,当时两位医生在另外一张病床前交接,走到小陈床位看了一眼之后,就掉头走开了。此后小陈基本上就独自躺在病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