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用户年轻化,移动互联网正进入以个性化、高度用户体验为标志的时代。作为最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手机浏览器也从追求速度和省流量,向个性时代延伸。继内容个性化、功能个性化后,交互个性化已然成为用户选择浏览器最看重的因素之一。
自今年2月开展“清朗·春节网络环境”专项行动以来,截至目前,国家网信办清理相关违法违规信息208万余条,处置账号7.2万余个,封禁违规主播7200余个,协调关闭、取消备案网站平台2300余家,下架App520余个。
本月,央视新闻曝光黑客利用安卓手机系统及UC浏览器等手机APP存在的安全漏洞植入木马病毒,窃取用户隐私数据,目前已导致多名用户网银、支付宝账号密码被盗。这是今年5月份以来UC浏览器第二度被曝光安全问题。
数据安全问题,在国外是个极其敏感的问题。就因为政府是否能够强制苹果破解犯罪分子 iPhone 的问题上,就闹了几个月,最后以苹果不屈服,FBI 借助第三方帮助破解了该 iPhone 告终。苹果有这样的担当,换在国内,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在2021年央视3·15晚会上,UC浏览器、360搜索因违规广告问题被点名,3月15日晚间,UC浏览器、360搜索迅速做出回复,下架违规广告并进行彻查。对于违规广告,浏览器平台的广告代理公司也心知肚明。
内忧外患之下UC浏览器不得不走上“重生之路”,移动互联网的到来使UC开始在自媒体领域加大布局,这一操作也最终催生了UC震惊部的诞生,号称中国标题党的黄埔军校,也就是所谓的震惊体:震惊、看完5亿人都哭了、惊天秘密、国人哽咽、全球沉默、世界哗然等等都出自UC本部,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UC没有了下限,争相的发布一些低质量内容博人眼球,这些内容也是让人厌恶的一大原因,当你点开浏览器却给你推送了一堆泛娱乐化和低俗的内容怎么让人心安呢?
虎嗅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公民实验室的研究报告发现,UC浏览器的中英文两个版本均会将用户信息泄露给第三方,但是就安全和隐私方面考虑,中文版的UC浏览器更为严重。虽然在中国和印度政府有权利获得通信公司、移动网络厂商、网吧的流量数据,但是UC浏览器的这一问题很可能会被一些人非法利用。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上网安全面临更多安全挑战。作为手机使用频率最高的应用之一,手机浏览器安全成为大众最关心的问题。全球最大的第三方移动浏览器——UC浏览器在极速、省流量访问移动互联网的同时,也为5亿多用户的移动设备提供更加全面安全的保护。
“ 震惊!男人看了会沉默,女人看了会流泪!”“ 不敢相信!是中国人就转一百遍!”诸如此类直击人类灵魂深处的经典标题大多出自于UC 震惊部。说起 UC 震惊部,在江湖可谓是如雷贯耳,想必各位应该早就有所耳闻。下图里的这些标题,我不信你们一个也没有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