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2月14日讯(见习记者 左伊杨 通讯员 唐涛华 胡季萍)“以往在浙江、东莞等地的玩具厂,现在‘家门口’也有了,不用跑到外地就能有工做,也能照顾好老人小孩了。”东安县泽源玩具制造有限公司员工李雪英高兴地说。“小车间”托起群众就业“大民生”。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2日讯 8月21日上午8点整,济宁市兖州区新兖镇泗庄社区居民耿静吃完早饭,洗刷完碗筷,便不慌不忙地出门上班。“工厂就在家门口,步行两三分钟就到车间了,中午有吃饭时间,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但工资待遇并不比到外地打工少,就业顾家两不误,这样的工作条件太优越了。
来源:【草原云】12月3日,踏入通辽市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4楼一间教室内,紧张的学习气氛扑面而来。学员们正认真地学习婴儿护理。一群脸上布满岁月痕迹的“学生”与学校内那些稚嫩的脸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有的拿着书背要点,有的一边念叨着流程一边摆弄着学习用具。
新华社济南1月23日电 题:这群农村“宝妈”在家门口做起跨境电商大生意新华社记者贾云鹏当跨境电商遇到农村“宝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在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一群大多只有初中学历的农村妇女给出的答案是:一年向全球卖出3000多万元的商品。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覃宵 通讯员 屈泽清 杜毛玲 报道“张姐,一块儿去村里的‘妈妈车间’做手工去?”“走走,大家一块儿去,我也去。”2月5日,新年上班第一天,在呼朋引伴的笑语声中,两三人一组、四五人一队的村民向村部走去。
“我们要将图片里的人物框选出来,框线一定要紧贴人物边沿,有点像抠图。”3月10日,在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刘家湾村村部二楼的一间办公室里,宝妈李贝贝一边熟练地在电脑上操作,一边向长江日报记者讲解,一张图片中的7个人物,她花了1分多钟就全部框完,然后点击提交。
春节过后,冬日的寒意逐渐散去,街上的行人还是稀稀疏疏,鄄城县什集镇华泽服装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却是一派火热景象。缝纫机的哒哒声如春蚕食叶般细密,上百名女工在流水线前熟练地裁剪、缝制、质检,一件件成衣在她们手中快速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