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农村小学,连续5年在校园内种植葫芦,由美术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的特岗教师指导学生在葫芦上绘画,在美化校园的同时,还打造出“葫芦画”特色,师生作品多次荣获大奖,后却因教葫芦画的教师调离,“葫芦画”社团活动停滞,学校对是否延续种植葫芦犹豫不决;
全国教育大会指出,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教育越来越成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赢得战略主动的关键因素。发展高质量乡村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我国实现教育公平的现实要求,更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选择。
乡村学校是乡村孩子家门口的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乡村教育资源。什么是面向未来的乡村教育呢?面向未来的乡村教育,需要硬件设施的齐全,需要办学条件的改善,需要对乡村文明及乡村社会风尚的引领,但是乡村教育不需要浮华,不需要一味地追求高大上。
在出生人口持续减少、孩子随家长进城、跨区域人口流动增多等因素影响下,我国乡村学校学生不断减少,乡村学校“空心化”现象加剧。在此趋势下,乡村学校面临“被动”沦为教师培训基地、教师积极性不够、教育质量不断下降等三大问题。担忧一:乡村学校可能沦为教师培训基地。
乡村教育究竟有出路吗?十多年乡村教育出路的探索、四年乡土人本乡村教育新模式的实践告诉我:解决中国乡村教育的凋敝,不是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路,而是走城乡教育差异化的路。我们要承认城乡差异,将差异转变为优势,围绕村庄特点展开乡土教育、在地化教育,以乡村教育带动乡村振兴。
【光明论坛】作者:岳永杰(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评论员、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党委副书记)教育数字化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随着教育数字化的深入,其已成为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助推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渠道。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瑞 记者 李楠)今年暑假,南京晓庄学院商学院组建“白塔常青支教团”,到安徽泗县支教,将优质教育资源带到乡村。据介绍,支教团由8名南京晓庄学院商学院学生组成,以“白塔常青”为名,寓意着教育事业的常青,象征着知识的传承与希望的横亘。
丁倩在指导学生阅读。通讯员 摄【名片】丁倩,女,1989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一级教师,任教于武冈市大甸镇大甸小学,湖南省新时代基础教育卓越校长培养对象,入选湖南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曾获评武冈市“书香教师”“优秀教研工作者”。【日志】3月10日,周一,多云。
来源:【华声在线】丁倩在指导学生阅读。通讯员 摄【名片】丁倩,女,1989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一级教师,任教于武冈市大甸镇大甸小学,湖南省新时代基础教育卓越校长培养对象,入选湖南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曾获评武冈市“书香教师”“优秀教研工作者”。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俊)25日,以“一起重新构想乡村教育的未来”为主题的第八届“三言”未来教育沙龙,在湖南湘江新区白箬铺镇光明小学举行,高校学者、有关部门负责人、教研专家、知名中小学校长、教师代表、大学生代表等齐聚一堂,大家共同“描绘”未来乡村教育的模样。
教育部办公厅2023年5月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明确指出,“切实加强国家课程方案向地方、学校课程实施规划的转化工作”,“坚持因地制宜‘一地一计’、因校制宜‘一校一策’,把国家统一制定的育人‘蓝图’细化为地方和学校的育人‘施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