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价”看得到买不到,假实惠,真复杂作者/ IT时报记者 孙妍编辑/ 郝俊慧 孙妍今年双11跟往年有何不同?此前,《IT时报》记者发现,手机竟然涨价了;当下退货高峰期,双11“奇闻”继续被挖掘,家电家装商品叠加补贴竟然比618还贵。
国补商品不参与价保引质疑、“车辆统筹保险”投诉激增、金融消费乱象不止……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发布的《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4年,消费者投诉热点涉及多行业、多场景,从商家落实国补政策不规范到金融消费乱象等,反映出部分经营者在商品质量、
之前打折优惠后不到4000元的洗衣机,国补后竟然花了4300多元才到手?近日,部分消费者向现代快报反映,使用国补资格消费的过程中,发现并没有享受到真正的实惠,支付的费用反而更高。有关部门的通报也印证,这一现象并非偶发。
2月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其中,国补消费市场活跃,部分商家营销行为有待规范,导致相关投诉增加。消费者马先生在某平台购买了一台有国补的手机,买完后不到一周发现该手机降价了700元。
中新社北京2月6日电 (记者 刘亮)中国消费者协会(下称中消协)6日发布的消息称,2024年国补(国家补贴政策)消费市场活跃,但部分商家营销行为有待规范,存在涨价套取补贴等行为。中消协当天发布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
目前,北京等29个省份启动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的购新补贴,其它地方也将在近期陆续启动。昨天(20日)是国补实施首日,卖场情况如何?一起来看↓记者实地探访看到,在北京一家数码产品销售店内,有十几个品牌的400多款产品参加这次的补贴活动。
信网2月6日讯 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2024年,消费者投诉热点涉及多行业、多场景,从商家落实国补政策不规范,到金融消费隐性收费,再到预付式消费纠纷、电信服务乱象等等,反映出部分经营者在商品质量、营销和服务等方面存在着问题。
11月底,江苏正式拉开“国补”序幕,手机、平板、耳机等数码产品销售火爆,部分产品还出现了断货现象,供不应求。随着政策的持续实施,部分“小聪明”耍起了心机,想利用补贴政策赚取差价或搭售“碎屏险”、手机壳膜等产品,以此套取额外利润。近日,扬州便有一家通讯大卖场因此受到了处罚。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6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6日,中消协发布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提到国补消费市场活跃,部分商家营销行为有待规范。 据中消协介绍,一是商家涨价“套取”补贴。
来源:【人民日报】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公布《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在投诉热点方面,中消协表示,2024年,消费者投诉热点涉及多行业、多场景,其中,国补消费市场活跃,部分商家营销行为有待规范。
2024年9月7日至12月31日,江苏省开展2024年苏新消费·绿色节能家电以旧换新专项活动。相信有不少消费者趁着这波“国补”热潮给自己添置新装备,给家里的老物件换换新。然而最近宁小市接到市民反映部分商家竟打着“国补”的旗号“套路”老百姓这必须查!“超值套餐”更划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