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题:贯通中华文脉 照亮复兴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激活中华文化的历史性贡献述评新华社记者文化如水,浸润无声,连接着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穿越历史的烟云,一个真理昭示天下——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这些灿若星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瑰宝,承载着民族文化记忆,蕴藏着民族精神基因,在历史云烟里铭刻辉煌的过去,在时代传承下见证精彩的现在,在历久弥新中孕育美好的未来,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厚重、内容丰盈的价值观念和文明体系,是中华文明闪耀于世界东方的生动剪影,是立体展现盛世中华万千气象的真实写照,更折射出广大华夏儿女坚定文化自信自强、赓续绵延中华文脉的坚实足迹。
中新网北京7月10日电 (记者 上官云)雄伟壮观的长城,气势磅礴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散布着众多珍贵的文物瑰宝、世界遗产,共同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展示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资料图:清明小长假,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春意浓。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永续。泱泱华夏,孕育了传承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交汇共生、相得益彰的今天,中华文化历久弥新。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夏鼎商彝,秦砖汉瓦,唐彩宋瓷……灿若星辰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文明大国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标志性文化工程,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高度自觉、汲取历史智慧更好走向未来的历史主动。
主持人:陈 瑜 本报记者。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这些学科看上去同现实距离较远,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需要时也要拿得出来、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