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一词最早在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和南宋彭人雅《黑鞑事略》中出现。至宋代中阿海外贸易较唐代有很大发展,且商贸多以香药为主,由于中阿商贸的不断发展,大批阿拉伯人也随之进入中国,从而使得伊斯兰文化在中国得以存在和发展,使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中出现了穆斯林居民区,他们有自己的社会组织“蕃坊”,贸易区“蕃市”,自己的学校“蕃学”,建立礼拜场所清真寺,在广大汉族的人群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的小社会。
回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中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其主要聚居区,占全国回族总人口的18.9%。另外,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学术界一般认为回族大致形成于明代,而元代是回族形成的准备时期,明代是回族最终形成的时期。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回族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天津、北京、上海、江苏、云南、河南、山东、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也有不少聚居区。
回族 回回 穆斯林 伊斯兰教 伊斯兰文明在生活与工作中,发现在现在的社会里,很多人,即使是身在其中的一些人,对于一些概念和历史知识的认知总是处于一种十分混乱和无知的状态!就以上这几个名词来说,相互间都有“交集”,但是绝不等同!
根据民族学的观点,回族的最终形成于元末,陕西又是中国形成回族最早的省份之一,而清时期西安又是当时回族主要的聚居区。回族人民在这里生息,为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早在唐代,史籍中就有关于西域穆斯林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东来贸易的记录。
从7世纪起,不断有阿拉伯、波斯及中亚等国多种穆斯林民族来到中国经商、做工和进行文化传播交流,这些群体在伊斯兰教这一纽带的联结下,经过漫长岁月的演进,并融合其他一些民族成分,大体于元末明初之际形成了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