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国是如何走出30年代大萧条的,人们有多角度的解读。这种改变的直接原因可能是政府对方案做了修改,但更重要的是第一次否决之后,经过激烈辩论,人们对危机的认识发生了转变:这已不纯粹是一场金融危机、次贷危机,正在演化为全球性经济危机,会给美国乃至世界造成严重的经济衰退。
经济不太行,关税来“续命”,这可行吗?历史其实早已给出了答案。1928年,赫伯特·胡佛竞选美国总统时,为了拉拢选票,承诺通过加征关税来保护农产品市场。然而,这一承诺却开启了美国经济史上黑暗的一页。胡佛当选后,各路资本家纷纷游说对更多产品加征关税。
昨天我们讲了日本资产泡沫破裂后,我们可以得到的一些教训,总体来说,当社会的资产价格暴跌后,居民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极度衰退,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减少负债,此时居民和企业借贷的意愿降低,社会总需求降低,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财政发力,扩大社会需求,在修复完资产负债表之前,货币政策是没有效果的,另外还需要保证财政政策持续性等等。
对比1929年大萧条与特朗普施政措施:美国经济崩溃风险的系统性分析一、历史背景与政策逻辑对比1. 1929年大萧条的核心诱因· 金融体系脆弱性:保证金交易泛滥,银行过度杠杆,缺乏存款保险制度。· 生产过剩与需求萎缩:工业产能利用率仅52%,农业价格下跌40%,消费支出下降15%。
过去一周华尔街上演了惊心动魄的画面,特别是“黑色星期一”(2024 年8月5日)令大多数投资者甚至专业人士都感到意外。原因之一是, “日元套利交易”的崩盘, 据报道,该交易涉及约4万亿美元(约合586万亿日元)的高杠杆资金,杠杆率高达 300:1。
(本文作者夏春,香港方德金控首席经济学家)历史上,欧洲国家一开始都实行高关税来为政府创造收入。英国是最早倡导低关税,自由贸易的国家,亚当斯密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提出了相对优势理论,都认为不同国家的贸易互通有无,对双方的国民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