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扬州发布】编者按3月2日晚八点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推出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杜牧篇”,主持人撒贝宁联袂作家、文学博士潘向黎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谷曙光组成探访团,一起跨越千年,寻访杜牧不为人知的故事。
来源:【扬州发布】3月2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杜牧篇”,节目开场,“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诗句,一下子拉开了扬州与杜牧的渊源。在唐诗的璀璨星河中,扬州始终是文人墨客魂牵梦萦的江南意象。
文|李清清朝文学家蒲松龄(1640-1715),其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凭借奇幻诡谲的故事、细腻入微的笔触名满天下。蒲松龄自幼聪慧,19岁时接连考取县、道、府三个第一名,名震乡里。然而,蒲松龄此后多次参加省试屡屡受挫,直至71岁才成为贡生,大半生的时光都在家乡,以塾师为业。
诗不过佳人,文不过美食三月盛景,花红柳绿,细雨蒙蒙,最是此去好时节。每次去这个地方,总有种与古会友的情致。也许此地太有意境了,让我故作矜持一些,当然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感受与收获,这正是我反复前往的真正意图。
极目新闻记者 张聪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让天下人记住了扬州,也让李白和扬州从此有了紧密的联系。今晚,《斯文江南》第三季将带所有观众与六下扬州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相遇,同时去品味扬州这座繁华古城的魅力。说李白,不得不说起去年横扫暑期档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
感谢您点开此文阅读!点击右上角“关注”,可以进一步沟通交流,不错过后面的精彩内容。提到扬州,有文化没文化的人,都会不自觉地说出“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其实是一句古诗,但是它早已超越了古诗的概念,成为一句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俗语,说明这首诗流传之广,同时也说明扬州和古诗词的渊源之深。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张杰 边雪 扬州报道“高三十五,我要去扬州了,我们扬州见!”年轻时的李白,意气风发,在长江边扬帆下扬州,去寻找他的盛唐梦。这是《长安三万里》中的画面。“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这是李白在诗歌中写下的,认为从成都的锦江出发,乘舟扬帆可以直下扬州的诗句。
日前,优酷古装传奇剧《珠帘玉幕》热播。该剧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讲述了中国古代商业世界画卷中的女性创业传奇。《珠帘玉幕》讲述了女主角端午(赵露思饰演)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懈努力,从采珠奴成长为一代成功女商人的励志传奇。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他在暮气沉沉的晚唐诗坛投下了最后一抹理想主义的光辉;“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他是“美容姿、好歌舞、风情颇张”的翩翩公子;“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他才能全面,怀抱王佐之志,著有《杜牧注孙子》三卷、《战论》等论著文章,被《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