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里,有一个词经常被提及,就是“血瘀”像现在有些人身上经常有莫名其妙的刺痛,脸色暗沉,口唇紫暗,身上容易有淤青等,这其实就体内有淤导致,那很多人也尝试了各种活血化瘀的方法,但基本都没什么效果,因此,今天李医生教你用桂枝茯苓丸来巧搭配,解决解决99%的淤血,从头管到脚!1.
桂枝,是一味疏风散寒的中草药,味辛甘,能够通达阳气而解表,发汗的作用比较温柔。有温通经脉、祛风散寒、宣痹止痛的功效,经常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痰饮、水肿、心悸等还用于风寒湿痹,经络不通的肢体关节疼痛。
我们看桂枝的外皮颜色是红棕色的,里面是黄白色,红色属心,黄色属脾,白色属肺,心主汗,脾主四肢,肺主宣发,所以桂枝能宣发肌肉处的水湿,水湿停聚肌肉,导致不通则痛,其质地紧密如同身体紧凑结实的肌肉一样,比如心肌、骨骼肌、胸肌等,与麻黄疏松不一样,麻黄散发的是皮肤疏松组织处的水湿,比如筋膜脂肪层、脏器内外的粘膜等,所以对于水湿积聚在肌肉的疾病,比如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痹证、汗出当风头痛等用桂枝发汗解肌,当然水湿具有流动性,肌肉和筋膜也没有绝对的界限,所以麻黄和桂枝经常配合使用,增强发汗散寒之力。
谢老师微笑着招呼小王进来,并示意他坐下。"没关系,你来问吧。学习中药,问题多了才能进步。" 谢老师鼓励道。小王点了点头,取出准备好的笔记本,开始询问起自己的问题:"师父,桂枝汤是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第一方,也被称为‘经方第一方’。这说明桂枝汤在方剂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纵观中医药学就会发现,中药真的是太多了,即使是现代中医药大学所用的教科书,也要划出20大章,因此要想通过几篇文章就把繁杂的中药识透是不可能的,所以本着就近原则今天这篇文章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解表药——发散风寒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