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也想让让“须眉”来着 但职场的男性都去哪儿了呢?本报记者冷凝别说求职者了,人事经理八成也是女的人事经理陈小姐翻遍了近20份简历,只找到了4位想要应聘新媒体运营的男性,不禁叹了口气:公司里编辑本来就女孩居多,有的时候饮“水机要换桶水,办公室里都找不到男人!
殷乐上一份工作是在汽车4S店做销售,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4S店关门歇业,所以他不得不重新找工作。在殷乐跟人事专员说话的空档,当初给他做复试的王总正巧路过,得知殷乐入职受阻之后,王总说:“做航空女生自然多一些,但还是需要男生,销售团队里需要一到两名男生,‘男女搭配工作不累’,不能阴盛阳衰嘛 。”
别小瞧了女性的弱不禁风,一趟不低于20公里的徒步,完全是自觉自愿的,一个导游班十五六个人,除了性别属于唯一男性的“稀世珍宝”小林子外,其他姐妹人人都能一天跑两趟,上下午各一趟,偶尔也有夜间团,不过,小林子从来没带过团。
今天在头条上看到一个女孩子说整个公司只有她一个人,说的挺有意思的,想起我自己的一段工作经历,12年,因为孩子上学的问题,我跟老婆回到老家工作,在市区买了一套房子,老婆是会计很顺利的找到工作,我原来是在工厂开机器的,但是老家没有类似的工厂,找工作一下就陷入了僵局,重新转行的话,工资太低,老本行又找不到,天天在网站上的浏览招聘信息,然后就找到了我当时的那份工作,公司招仓管,比一般的工厂工资稍微高一点,但是不在市里面,在郊区,看了看距离,说远也不远,30来公里,当时买了一台摩托车,想着将要去上班的话,有个摩托车想回也能回,倒也不算太不方便,给老板打了电话,聊的还可以,老板就说领我去看一看,到了地方才知道,说郊区那都是好听的,那简直是荒野农村,虽然离市区也就三十多公里,但几乎是两个世界,在公路旁边有一座很老的仓库,应该是生产队时期,用来堆放粮食或者农具的一个老仓库,前面是一大片荒地,原来应该是旱地,现在没人种了,成了荒地了,老板把一些大型的零配件存放在这个仓库里,原因就是市区租仓库太贵了,这个大仓库大概有近两千平米,几百块钱一个月,跟白送一样,这个大仓库还被隔出来几个小房间,里面有一些生活用品,还有一个工人在那里玩手机,看着老板来了,立马跟老板抱怨,说想回公司上班,不想呆在这里,老板说让他坚持一下,然后就带我转了一下,边转老板边告诉我,原来招过几个仓管,但都做不了多久就走了,工资好商量,只要我能够安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