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4年8月20日起,全国首个针对无痛分娩的公益项目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落地,记者从医院获悉,该项目将通过专项基金资助150名使用分娩镇痛技术的产妇,每人最高1000元,用于分娩镇痛的自费部分。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0日电 (记者 王鹏)全国首个针对无痛分娩的公益项目——Babycare无痛分娩项目20日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落地,将通过专项基金资助150名使用分娩镇痛技术的产妇,每人最高1000元,用于分娩镇痛的自费部分,资助总额达15万元。
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从2024年8月20日起,全国首个针对无痛分娩的公益项目——Babycare无痛分娩项目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落地,将通过专项基金资助150名使用分娩镇痛技术的产妇,每人最高1000元,用于分娩镇痛的自费部分,资助总额达15万元。
人们常说的“无痛”分娩,在医学上被称为分娩镇痛。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的《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强生殖健康服务,指导各地将适宜的分娩镇痛以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第八期,我们聚焦“无痛分娩多少钱?可以报销吗?”这个问题进行解答。目前,分娩镇痛作为一项重要的医疗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形成统一的收费标准。其费用构成主要包括椎管内操作技术费、镇痛期间的管理和监测费,以及药品和耗材等消耗性物品的费用。“分娩镇痛并非简单的一针了事。”李胜华强调。
“没想到生孩子想打无痛,却被贴上了‘吃不了苦’‘自私’的标签。”前不久,重庆市民朱珠(化名)预产期在即,怕疼的她早早决定了要在生产时打无痛,没想到却遭到了母亲和婆婆的双重反对,怕往身体里注射药会伤到孩子。朱珠说,好在丈夫坚定地站在她这边,支持她打无痛的决定,“不然得多受多少苦”。
江苏省医疗保障局1日发布消息,近日江苏将13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椎管内分娩镇痛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该惠民政策自2024年7月1日起执行。其中,椎管内分娩镇痛项目支付类别为甲类。此项政策将减轻产妇无痛分娩的医疗负担。
“听说打无痛是产妇之光!我希望生孩子时可以顺利使用分娩镇痛。”准妈妈晓芸(化名)的孕期已有38周,她近期在向医生咨询无痛分娩。“无痛分娩”在医学上称为“分娩镇痛”,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整体分娩镇痛普及率仅30%,其原因有哪些?如何科学看待无痛分娩?
界面新闻记者 | 翟瑞民分娩镇痛技术俗称无痛分娩,能有效帮助女性减轻生产疼痛,客观上也能起到促进生育的作用。但是,我国推广无痛分娩在多个省份仍面临无法及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难题,对此,近日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就此发声。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显著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体现在为老百姓办好一件件实事中。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碰碰词儿工作室】在山东部分医院,分娩镇痛技术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大大减轻了产妇生产时的痛苦。有的医院开设麻醉门诊,将分娩镇痛评估前移,在生产前就能确定好镇痛方案。纳入医保后,个人支付的费用也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图片来源:济南市妇幼保健院。
来源:【宁夏日报】本报讯 (记者 张敏)“产痛是大多数女性一生中经历的最剧烈的疼痛,这对产妇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普及镇痛条件下的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保障母婴安全,意义重大。”1月21日,自治区政协委员杨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