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上生由于《红楼梦》创作过程和流传过程的复杂性,主要和重要人物的叙事年龄有一些错乱,这是人所共知的问题。本文并不否定前人的探索,所谓“新探”是想换一个角度,丰富补充和修正已有的认识。改,或不改先看对“错迕”的改动态度和情况。从各版本看,改动情况不一。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里介绍薛蟠时,是这样写的,内容如下:薛公子亦系金陵人氏,本是书香继世之家。只是如今这薛公子幼年丧父,寡母又怜他是个独根孤种,未免溺爱纵容些,遂致老大无成。且家中有百万之富,现领着内帑钱粮,采办杂料。
看《红楼梦》稍微认真一点,就会发现主要人物的年龄以及书中的时间比较错乱。 1 年龄混乱不合逻辑的地方真多比如林黛玉六岁丧母,林如海说我已过半百,那贾敏得多大年纪生孩子?这都不稀奇,甄士隐年过半百,只有一女,名香菱,才年方三岁。
故而,张爱玲在《红楼梦魇》一书中,就通过丝丝入扣的红楼文本分析,认为《红楼梦》的稿子曾进行过大幅度的删改,早期《红楼梦》稿的时间线极有可能比我们今天看到的要长的多,甚至史湘云长居贾府的文字也都是有的,后来全部都被删去了,其目的自然是担心和黛玉进贾府犯重。
林黛玉初进贾府,应只有六七岁的年纪,可言谈举止、心理思维俨然透着成熟,完全不像是个小孩子;再如王熙凤之女贾巧,年龄更是暴涨暴缩,前八十回还是个襁褓中的小孩,续书中骤然变成了风华正茂的少女,时间的割裂感极其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