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头条读到一篇文章,说一个试管婴儿的妈妈产后一个多月,抛下自己年幼的孩子,从高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现场极其惨烈。这个情况与我何其相似,一样的试管婴儿,一样的晚年得子,一样的与婆婆同住。我也曾差一点从高楼一跃而下。
因为在人们看来无价值的事物,即便它被撕破了,也总觉得无关紧要,而那些他们在意的,认为有价值的事物,一旦被触碰或者是提及,就会感到不适,但悲剧是直接将人们看来有价值的事物毁灭给人看,其所会带来给人精神上的冲击力是可想而知的。
故事发生在鲁镇,祥林嫂不是鲁镇人,有一年冬天四叔家要换女工,是做中人的卫老婆子领着她来的,当时的祥林嫂是死了丈夫的守寡女人,因为这个,四叔开始是不太愿意让她留下的,但四婶看她模样周正,手脚大,看起来老实安分,便将她留下。
比如:在《祝福》里,祥林嫂的儿子阿毛被狼吃了,她到处向人倾诉自己的痛苦,“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评论着。”
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学习过鲁迅先生的文章《闰土》,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闰土抓猹的场景,“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让人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