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捐钱的,就没见过给北京二环胡同的“京爷”捐钱的。要说这外国人还真是有些“孤陋寡闻”了,殊不知眼前看到的这些又矮又小的平房,可是“京爷”吃喝不愁的家伙。不得不说,近几年来,来中国感受本土文化的外国人是越来越多了,也让他们对中国的传统越来越佩服。
一对英国夫妇游北京二环胡同后,觉得当地人生活艰苦,但还特别热情好客,于是说:“我可以给你们汇点钱。”大爷一听笑了,立马摆手,“No,no,no!”事情是这样的,一对英国夫妇想感受地道的北京文化,于是他们没有选择去天坛,故宫这样的景点,而是一头扎进了二环内的胡同。
从2012年开始,我国政府派遣了300多万个扶贫专员,其中 因为大多贫困地区条件恶劣,至2019年6月底,共有770人牺牲在一线岗位上,有的人一生是用来体验,有的人一生是为了奉献,这两种人生没有谁优谁劣,但我觉得 后者更有动人的力量,而假如没有现在的扶贫政策,一些人会在偏远的角落默默死去,没有人在乎 也没有人注意,他们是不幸但又是幸运的,虽然命如草芥,却幸在生于有人在乎的年代,进展并非神速,但成功的那一天终将会来临。
新华社伦敦12月8日电专访:中国脱贫成就举世无双——访英国共产党总书记罗伯特·格里菲思新华记者孙晓玲英国共产党总书记罗伯特·格里菲思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中国经过几十年努力,使超过7亿人摆脱贫困,中国的脱贫成就在人类历史上“举世无双”。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之际,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隆重推出2集中英合拍纪录片《行进中的中国》。该片每集30分钟,将于2月25、26日登陆东方卫视、上海纪实人文频道以及上海外语频道,官方视频播出平台百视TV也可同步收看。
这是一场最幸福的诀别。脱贫是什么颜色?幸福生活是什么模样?扶贫有哪些“姿势”?中国减贫规模有多大?减贫速度有多快?在英国小哥安德儒眼中,这,就是中国奇迹!永别了,绝对贫困!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文化中心和解读中国工作室联合制作的系列节目《在中国寻找答案》,带你一同去体验,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并从中国的发展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中国答案。今天推出《老城区的新故事》。北京,是见证历史沧桑变迁的3000年古都,也是拥有2100万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同时为了纪念中英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 欧洲区制中心推出融媒体系列特别节目《破冰者:二十大特别篇》,讲述半个世纪以来,为中英双边关系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故事。本期推出的是英国在华博主司徒建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