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建德走访的第五个孩子,名叫赖素珍。她出生于2001年8月,在李家镇初中读初一。在见到赖素珍本人之前,我们先来到了李家镇石鼓村,这里是赖素珍目前寄居的地方,也是赖素珍姑妈家所在地。天空下着蒙蒙细雨,沿着一条窄窄的村道走了几百米后,一栋再普通不过的农村两层小楼出现在了眼前。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袁敏他,自幼与奶奶相依为命,但生活的艰辛,从未磨灭他心中的梦想。他,渴望穿上戎装,保家卫国,但近视却成为横亘在梦想与现实之间的障碍。他就是来自河南洛阳嵩县的程佳彬,一个坚强乐观的18岁大男孩。
自幼失去至亲,成为孤儿,这样的事发生在任何人的身上都是塌天之事。可这种事就发生在孙伟俊的身上。孙伟俊3岁父亲出车祸,2个月后母亲不辞而别,3年后爷爷奶奶也相继离世。此时的孙伟俊只有6岁,他面对的选择就只有被送往孤儿院。幸运的是,他姑姑孙彩霞想要收养他,不愿意他被送往孤儿院。
杭州一名小伙小陆有一个谈了近4年的网恋对象,并且得到了对方亲属的“认可”。拱墅区石桥派出所民警 汪豪斌:报警人跟女朋友是2017年网上的认识,三年里他们一直都没有见过面,他的女友在网上说自己的家教比较严,不能随便跟别人见面。
悲惨的童年正统十二年,朱见深含着金钥匙出生。正统十四年,父亲朱祁镇御驾亲征,却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当时,朱祁镇兵败被俘,朱祁钰监国。孙太后为了防止皇位旁落,急忙拥立朱见深为太子,并以此作为支持朱祁钰登基的交换条件。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时代楷模”鲍卫忠等英模典型,激励全市法院干警学习身边榜样、从小事做起,以能动司法服务和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在基层法院推荐基础上,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推出“凡人小事”专栏,持续推介宣传一批全市法院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普通法院干警,以法院工作中的平凡英雄、凡人善举、鲜活案例,全面展现不同岗位法院干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司法为民无小事的生动实践和良好形象,敬请关注。
口述∶王一雄我爸兄弟三个,他是老小,也是家庭条件最不好的一个。两个伯伯成家后都搬到了外地生活,只有我爸和姑姑相依为命。后来姑姑出嫁,嫁到了离我们家不远的顾家村,她公公是村里的老私塾先生,姑父也是高中毕业,在村小学当民办教师。
提起这个家,提起自己的侄子郑磊,60岁的姑姑郑玉霞眼里含满了泪水,语气里饱含着浓浓的悲伤与辛酸。郑玉霞家住在内蒙古赤峰市的一个小山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山村里,她本有两个残疾的哥哥和一个弟弟,小郑磊就是她弟弟的孩子。
1965年,已经入伍13年之久的海军军官许光,正是前途一片光明时候,突然决定退伍返乡,照顾年事已高的奶奶。要知道,当时的许光还是中国首届大学毕业的海军军官,在13年的军旅生涯中,曾6次因立功受奖,若他继续留在军队,前途肯定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