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记者在市区田安路与津淮街交叉口看到,白色伞形遮阳棚已悄然“上岗”——这是中心市区首个交通岛遮阳棚试点项目,采用主辅立柱支撑的PVDF膜结构,兼具防雨、隔热与抗紫外线功能,棚顶仅由数根立柱支撑。该设施将有效缓解市民候灯时受天气困扰的问题,减少越线停车等违规行为。
3月9日,记者在市区田安路与津淮街交叉口看到,白色伞形遮阳棚已悄然“上岗”——这是中心市区首个交通岛遮阳棚试点项目,采用主辅立柱支撑的PVDF膜结构,兼具防雨、隔热与抗紫外线功能,棚顶仅由数根立柱支撑。该设施将有效缓解市民候灯时受天气困扰的问题,减少越线停车等违规行为。
|泉州品牌上演时尚大秀(陈晓东 摄)作为泉州的传统优势产业,纺织鞋服产业年产值超7000亿元,已形成包括化纤原料、纺纱织布、漂染整理、成衣加工、辅料生产、纺织机械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并拥有众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知名品牌。
假期后半段台风“小犬”对泉州市有一定风雨影响 泉州网10月1日讯 (记者游怡冰)虽然已是初秋,但泉州市白天气温依旧较高,紫外线强,大家假期出游要注意防暑防晒。昨日,泉州市延续前几日的晴好天气,在阳光的陪伴下,午后全市大部分乡镇最高温度在32℃~36℃,热力丝毫不逊盛夏。
早报讯 (融媒体记者林福龙 通讯员李志民 文/图)近日,途经田安路与津淮街交叉口的市民发现,西北侧渠化岛上悄然立起一组白色钢结构架体。记者从泉州市城管局获悉,这是我市正在推进的便民遮阳棚建设项目。该路口作为首批试点,将于3月底完成4个渠化岛的遮阳棚安装。
N海都全媒体记者 黄晓燕 黄晓蓉 文/图记者从泉州市市政工程中心获悉,为了使市民群众在等待红绿灯时免受日晒雨淋,减少市民闯红灯、越线停车等问题,提升道路交通秩序,泉州市将参照先进城市经验,今年计划在中心城区11个人流密集的主干道路口建设遮阳棚设施。
11日就是三伏天的初伏了,一年中最热的阶段已经来到。连日来高温天气的影响下,防晒服、防晒帽、防晒霜等防晒避暑用品销售也迅速升温,消暑食品也迎来新一轮销售热潮。在市区涂门街百汇商场的体育用品店里,记者看到,热销的防晒衣和鸭舌帽等被摆放在显眼位置,价格区间在几十元到两百元不等。
闽南网3月8日讯(闽南网记者 苏毓茹 吴圳烽 文/图)记者从泉州市市政工程中心获悉,泉州市今年计划在中心市区11个人流密集的主干道路口建设遮阳棚设施。目前,位于田安路与津淮街交叉口的中心市区首个交通岛遮阳棚已开始建设,预计于3月底完成。
晴好天 温差大 防晒添衣都别忘泉州网5月17日讯(记者 许钹钹 实习生 刘金明)近期冷空气带来的沿海大风,令一大早就得出门的打工人难免感受到一阵阵的凉意。好在我们还算“敬业”的暖阳连续几天都准点上班,很快就为大家驱散了凉意,午后还是一派“日高槐影直,风细竹声疏”的惬意初夏时光。
早报讯 (融媒体记者林福龙 通讯员李志民 文/图)3月9日,记者在泉州市区田安路与津淮街交叉口看到,白色伞形遮阳棚已悄然“上岗”——这是中心市区首个交通岛遮阳棚试点项目,采用主辅立柱支撑的PVDF膜结构,兼具防雨、隔热与抗紫外线功能,棚顶仅由数根立柱支撑。
泉州网6月27日讯(融媒体记者 杨泳红 杜婉琼 彭燕珍 通讯员 王金国 蔡绵绵 文/图)最近泉州持续高温天气,火辣的阳光晒得人四处躲藏。防晒衣、遮阳伞、遮阳帽、面罩、墨镜……街上随处可见使用各种防晒用品的市民。许多商家抓住时机,纷纷推出各种类型的防晒用品。
还将选择10个合适的主干道路口建设 □融媒体记者 张晓明 林劲峰 林福龙 通讯员李志民文/图3月9日,记者在市区田安路与津淮街交叉口看到,白色伞形遮阳棚已悄然“上岗”——这是中心市区首个交通岛遮阳棚试点项目,采用主辅立柱支撑的PVDF膜结构,兼具防雨、隔热与抗紫外线功能,棚顶仅由
未来三天,泉州市依旧延续着多云到晴的天气,白天在阳光的助力下,最高气温将升至33℃~35℃,中午前后可能会有些热,不过好在早晚温度都在25℃上下,人体感觉比较清凉。提醒市民朋友白天要做好补水防晒工作,夜间不要贪凉以免感冒。
在几根钢结构柱子支撑下,几张拉膜构成不规则的锥形屋顶,整体白色的遮阳棚站立在市区津淮街与田安路路口,透着一股灵动、飘逸之感。这是今日(9日)记者在市区看到的一幕。“现在等红绿灯再也不用担心晒太阳或淋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