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的开端就是中国军队主动进攻上海的日军海军陆战队,日本海军陆战队原有兵力2500人,进攻的中国军队可是三大德械师中的第87师和第88师。战斗的结果是中国军队并没有秒杀日本海军陆战队,日军海军陆战队拖到了陆军的援军。
在1937年8月份爆发的淞沪会战是抗战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在上海战场上,国民党军和各地军阀部队都派出了自己最精锐的部队,70万国民党军与30万日军在上海地区进行了四个月的血腥作战,最终淞沪会战以我军失守上海告终。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全国各地军队开赴上海抗击日寇。国军精锐88师,清一色的德械装备,是最先抵达上海和日军开战的国军部队。德械师的士兵是当时整体战斗水平与日军差距最小的部队。全师的编制、训练和武器配置皆是借鉴了德军标准所组建,并且聘请德国人担任军事顾问,全师14000多人。
一天后,他们开始奔赴前线,目标直指日本海军在上海的司令部,当街头出现一辆辆德式坦克战车、德式榴弹炮铺天盖地向敌人阵地飞去时,前线的日军指挥官都惊呼:在上海,我们遇到的是一场德国式的战争,而他们所面对的便是当时中国最精锐的部队——德械师。
抗战为何那么难呢?很多人都会问出这样一个问题。在8年抗战当中日军一直追着国民党部队打,以当时中国农业社会的生产模式要抵御一个工业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军团,这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但如果在1937年,真如当时所计划的那样拥有60个德械师,那么能否阻挡住日军的进攻呢?
1930年代,一顶德制M35钢盔成为中国抗日战场上最醒目的标志。它不仅是当时中国最精锐部队的象征,更承载着一支军队的荣耀与悲壮。这支被称为“德械师”的部队,在抗日战争初期以血肉之躯对抗日军现代化装备,用惨烈的牺牲换取了战略时间。
这支部队是国民政府为全军整改而建立的模范样板部队:国民政府计划组建的20个调整师均以该部队为标准进行调整,但由于中日全面开战、德国顾问团的撤离,这20个调整师中只有87师、88师和36师的配备相对完整,其余部队大都有名无实,但这3个师或缺少重炮,或缺少高射炮和战防炮,都有不同程度的缺编,只有中央军教导总队是全额满员、装备齐全的德械部队,因此教导总队的战力甚至强于这3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