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西城区庆成宫文物保护项目征收腾退工作专题会议在天桥街道召开,区委书记孙硕主持会议并听取庆成宫项目征收情况,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各产权单位及西城区相关单位负责人深入交流,就加快推进庆成宫项目文物保护房屋征收腾退工作进行研究调度。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记者李斌、孔祥鑫)北京市西城区计划投入190亿元,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一批重大文物建筑特别是纳入文物登记的会馆和名人故居实现腾退亮相。这是记者8日在由北京市西城区名城委2016年会上获悉。
新京报讯(记者 戴轩)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西城有着三千余年历史发展脉络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及历史文化街区面积均为北京之最。2021年北京市“两会”召开期间,西城区区长孙硕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介绍了西城区名城保护的思路和现状。
央广网北京9月21日消息继首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签约落地后,北京市西城区发布第二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推出活化利用文物建筑项目10个,包括杨椒山祠、绍兴会馆、宜兴会馆、护国观音寺、五道庙、钱业同业公会、梅兰芳祖居、云吉班旧址和朱家胡同45号茶室9处文物建筑,以及1个向社会公开招募运营服务机构的项目――京报馆。
朝阳门内大街孚王府内,古建与民宅混搭。出镜人物: 北京市政协委员、市文物局原局长 孔繁峙在不久前完成的园林遗址家底普查中,全市范围内历史文献、典籍曾有记载的园林共计1094处,目前园林风貌尚存的有423处,其中百余处被占用。
继首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签约落地后,西城区发布第二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推出10个活化利用文物建筑项目,包括杨椒山祠、绍兴会馆、宜兴会馆、护国观音寺、五道庙、钱业同业公会、梅兰芳祖居、云吉班旧址和朱家胡同45号茶室9处文物建筑和1个向社会公开招募运营服务机构的项目:京报馆。
北京商报讯(记者孙麒翔 林杉)12月19日,北京商报记者从2017年西城区“两会”上了解到,2017年西城区将加大文物腾退力度,启动浏阳会馆、谭鑫培故居等14处文物腾退。继续开展什刹海、白塔寺、大栅栏、天桥北、宣西北、大剧院西、珠粮街区等历史街区的功能疏解和风貌修补。
6月29日上午,区委书记孙硕率队走进辖区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实地调研文物保护修缮工作。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保护好历史遗存,精心做好文物腾退和保护修缮工作,助力文物古迹焕发时代新光彩,以文育城,加速推进文化强区建设。
新市区泰安里改造前后对比图。北京市西城区供图改造后的新市区泰安里。中新社记者 杜燕改造后的新市区泰安里。中新社记者 杜燕中新网北京新闻7月15日电 (记者 杜燕 徐婧)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
过去五年,西城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大力践行“红墙意识”,通过率先探索减量背景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深化“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改革、开展“红墙先锋在社区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持续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推出便利生活与服务提升计划等一系列行动,全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逐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