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我国第一高发的癌症,其中80至85%为非小细胞肺癌。近年来免疫治疗的迅速发展,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巨大获益和新的生机。第七届进博会期间,罗氏诊断与罗氏制药聚焦非小细胞肺癌领域,发布从诊断到治疗、以及卫生经济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
近日,由湖南省肿瘤医院胸外二科主任王文祥教授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王长利教授牵头的Ⅲ期临床研究——RATIONALE-315,正式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柳叶刀-呼吸病学》)。
中新网南京6月9日电 近年来,针对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越来越得到认可。江苏省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沈波近日表示,免疫治疗为一些人打开了希望之窗,但在临床使用中,它其实是把“双刃剑”,还有很多误区需要避开。
2022年,肺癌新药一个接一个获批,更多的病友等到了希望,也有更多的病友等到了疗效更好的新选择。2022年11月8日,FDA再次传来喜讯,批准PD-1抑制剂Cemiplimab-rwlc 与 铂类化疗联合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
近日,百时美施贵宝宣布,PD-1抑制剂欧狄沃®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新增适应症:联合含铂双药化疗,用于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的新辅助治疗,无论PD-L1表达水平。欧狄沃联合化疗是中国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用于NSCLC新辅助治疗的免疫肿瘤疗法。
免疫治疗作为目前最具影响力的肿瘤治疗手段,已全面改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格局。综述了晚期NSCLC免疫治疗存在的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如免疫联合治疗模式的组合和优化、免疫治疗耐药的机制和应对策略、寻找合适的免疫治疗相关生物标志物、特殊人群特征的免疫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等。
10月9日晚,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团队最新肺癌研究成果上线国际医学顶刊杂志《癌症细胞》。该临床研究结果文章指出,对于部分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在经历放化疗后,血液中如果没有检测到分子残留病灶,其实已达到临床治愈,无需再进行后续免疫治疗。
中新网广州6月18日电 (记者 蔡敏婕)肺癌是中国最常见的癌症类型,约70%的非小细胞肺癌在初步诊断时为局部晚期或转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肺癌首席专家张力近日表示,肿瘤电场治疗可以为晚期肺癌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
#益阳头条##益阳市中心医院#肺癌作为一种全球高发的恶性肿瘤,其治疗长期以来依赖于传统的化疗和放疗手段。然而,这些标准治疗方法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显著的副作用、疗效个体差异大以及治疗耐受性的问题。免疫治疗在近年的肺癌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成为了一种革命性的治疗手段。
而现在,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由于老百姓对健康的重视以及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肺癌能被早发现、早治疗,晚期肺癌患者比例也在不断下降,在整个肺癌发病群体中,中晚期肺癌患者目前大约占半数,早期肺癌患者包括需要开刀的患者也占了半数左右。
近日,替雷利珠单抗正式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可切除II~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新辅助+辅助”围术期治疗,成为我国首个获批II~III期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适应症的PD-(L)1单抗药物。
国家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以下简称《医保目录》),此次目录调整,共有91种药品新增进目录,其中89种以谈判/竞价方式纳入,2种以国家集采中选药品直接纳入,谈判平均降价幅度达63%。
免疫治疗是目前最有希望治愈肿瘤的治疗方法。自免疫治疗问世以来,极大的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免疫治疗药物根据机制不同,可以分为:CTLA-4抑制剂、PD-1抑制剂、PD-L1抑制剂、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肿瘤疫苗、溶瘤病毒等。而目前PD-1/PD-L1抑制剂的应用最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