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年度产品质量抽检工作安排,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谋划,统筹安排,专人负责,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导向,坚持精准导向,保质保量按时圆满完成第一阶段监督抽查任务。此次监督抽查,共抽检车用油品、建筑建材、电动自行车、电线电缆等76类343个产品881批次。
生活晨报全媒体记者梁耀华 太原报道 3月19日,山西省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19年度山西省贵金属及珠宝玉石首饰商品和服务专项调查报告显示,山西省贵金属及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存在虚假宣传、以假充真、标识标注不符合国家标准等突出问题。
为保障元旦、春节“两节”前后广大群众黄金珠宝等贵金属消费环境安全,近日,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黄金珠宝集中开展质量监督检查工作,为广大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节日消费环境。本次监督检查深入珠宝城和大型黄金珠宝品牌销售店等节假日重点消费聚集点,对黄金珠宝销售单位进行重点检查。
□ 本报记者 秦海峰近日,记者从山西省太原市消费者协会获悉,2023年太原市消协组织共接受咨询2126件,受理消费投诉8836件,调处解决8544件,投诉解决率为96.7%,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1.2万余元。该协会根据消费投诉情况发布八大类投诉热点分析及消费提示。
山西日报记者曹秀娟报道 按照新国标要求,5月4日起,市场上销售的黄金饰品不再有“千足金”的称谓,全部统一为“足金”。也就是说,以后即使是纯度999.9‰的金饰,也只能标为“足金”。记者走访省城金店,绝大多数金店已改标签。
为确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针对2019年以来广大消费者反映较多的,在贵金属及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存在虚假宣传,标识标注混乱等突出问题,山西省消费者协会与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市场交易监督管理处、省消协黄金珠宝首饰行业投诉站组成联合调查组,就上述问题开
一只鉴定卡上标注为“猫眼石手镯”的首饰,事实上,仅是只玻璃手镯;一些商家利用鉴定证书抬高品质卖高价,事实上,珠宝玉石鉴定证书只能证明其含有天然矿物成分;珠宝店内挂满国家单位授予的各种牌匾,事实上,这些都是个体珠宝店的“障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