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腰葫芦是我国传统的葫芦器型,无论是在以葫芦为实用容器的古代,还是将葫芦作为文玩之物的当下,这种葫芦都因其饱满圆润的型体特征而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亚腰又可细分出很多分类,其中有一类两个肚尺寸相仿、外形好似阿拉伯数字8的葫芦格外受人追捧,它就是八宝葫芦。
你见过葫芦吗?葫芦真的被中国的劳动人民们利用到了极致,它除了可以食用之外,还可以用作容器,著名的民间俗语“按下葫芦浮起瓢”就是指它的盛水功能。此外,葫芦还可以做葫芦船,做葫芦箫,用途之广难以想象。鼎鼎大名的“葫芦娃”动画片更是让葫芦为大众所知。
葫芦因为与“福禄”谐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奉为吉祥之物。葫芦藤蔓绵长,内又多籽,被赋予子孙万代、多子多福的含义,而且葫芦形状圆润,也标志着圆满。兰州的阮氏微雕葫芦,已经传承了四代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可以在直径仅有5厘米的鸡蛋葫芦上雕上近百位古代仕女,连睫毛都清晰可见。
葫芦是吉祥的象征,有容乃大说葫芦。翠绿的藤蔓,黛灰色屋檐,葫芦缠缠绕绕,或拖在棚上,或攀援在墙头房顶,和四周的景色搭配成一片生机无限、富有烟火气息的画面。花开花谢,结籽成熟,葫芦浸润着几许仙气,惹人喜爱,引人遐思。葫芦,是吉祥的象征,历来深受人们喜爱。
自古以来,葫芦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本草纲目·壶卢》载:“大者可为瓮盎,小者可为瓢樽,为舟可以浮水,为笙可以奏乐,肤瓤可以养豕,犀瓣可以浇烛,其利溥矣。”与此同时,葫芦还承载了诸多文化寓意,这一切都源于东方传说中大洪水时葫芦所扮演的“诺亚方舟”的角色。
黄骅面花制作技艺是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花是用模子压制而成的面食。揉好的面团放入面花模子中,用力挤压,确保模子内壁与面团充分接触。随后在面板上一磕,面花便脱离模子,形成公鸡、寿桃、鲤鱼、葫芦等不同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