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的这本日记,用的人民日报社赠送的《通讯员手册》,时在1951年她离开上影厂到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学习后——这个本子指导业务,前面还刊载了曹葆华与毛岸青合译的斯大林的“与《工人通信员》杂志工作人员的谈话”。
1939年,延安,毛泽东、萧三与红小鬼在交谈 本文摘自《我们一见钟情——我与萧三》叶华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萧三的身世萧三于1896年10月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他的父亲是教师,萧三后来也想当教师。13岁那年,他在东山学堂遇见16岁的同乡毛泽东,成了同学。
昨天,老覃写了《》一文,里面提到了毛主席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通过登报的方式征友,征到的第一个朋友是长沙第一联合中学学生罗章龙,两人一起畅谈天下大事,一起游历湖南境内的各大名胜古迹,结成了“管鲍之谊”,还一起创建了新民学会,一起到北京准备赴法勤工俭学的种种旧事。
1939年5月某天,延安中央组织部的窑洞前,毛泽东见到了阔别12年的昔日好友、同窗萧三。萧三和萧子升是亲兄弟,他们都曾是毛泽东的同窗、密友,但最终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一个选择永远跟随,一个却选择分道扬镳,并最终走向了决裂。
时间1943年12月,地点延安革命根据地内,恰逢毛主席五十岁寿辰,根据地内虽说没有大肆庆祝,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脸上却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见此情形,任弼时同志便想给毛主席送上一份生日礼物,为此,他亦是找到了著名的才子、毛主席的好友萧三,希望对方能够为毛主席写上一本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