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20日电(王石磊 叶鸿)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病程呈慢性进行性,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患者常常被误认为是“年纪大了”“老糊涂了”,因此在病程早期未能被及时发现、诊断,进而延误了治疗。
来源:【人民健康网】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随着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很多人年纪大了,会丢三落四、爱忘事,自己和家人认为这是“老糊涂”了,没什么大碍,其实这可能就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表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我从这周才开始睡着觉了,以前天天盯着家里的监控,生怕药没按时吃,我爸妈又坐在地上起不来了或者送饭的外卖小哥叫不开门了,一天20个小时都精神紧绷着,半夜醒来看监控,发现老爸在地上坐着,一晚上要起夜20多次,折腾的我几乎睡不了觉。
被困在记忆的碎片中,找不到时间的流向,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当你的家人不再认识你,言语行为混乱且不断循环,变得不通常理,甚至出现精神问题,具有攻击性,你又该如何面对?曾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属对新京报记者感慨,只有家中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才能真正体会到照护的压力有多大。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通常隐匿起病,缓慢进展,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患者主要表现为逐渐进展的记忆力下降、语言和视空间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可伴有精神症状。该病由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主要影响60岁以上老年人。
原标题:丢失的记忆丨阿尔茨海默病不是老年人“专利”近日,一则“19岁男孩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消息冲上热搜。这一案例也让很多人意识到,阿尔茨海默病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要提高认知和早防早治的意识。不久前,19岁男孩小程,在父母陪同下来到医院求助。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隋雪 通讯员 农凤连在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上城区馒头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常迎来一位特殊的患者——傅大妈(化名)。一进到诊室,她会自己熟练地绑好袖带测量血压,每次测完血压后都会问一遍陈莉莉医师,“你今年几岁了呀,有小孩吗?
每年9月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9月21日被设立为“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的主题为“立防立治,无问早晚”。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我国成年人死亡的第四位病因。专家提醒,正确认识阿尔茨海默病,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疾病的首选,早诊早治可延缓疾病进展。
网上有一个言论:老年痴呆病患者并不痛苦,痛苦的是需要照顾病人的家属以及照护者。但作为老年痴呆病患者的老伴,来自浙江的老张并不这么认为:“老年痴呆患者是非常痛苦的,是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他在经历绝望!”
遗忘,是生活中的正常现象。但有一种遗忘,会让人忘了时间甚至是忘了自己……它就是阿尔茨海默症,俗名“老年痴呆”。是什么夺走了老年人的记忆力?老年痴呆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轻则忘记某些事某些人,重则生活不能自理。
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最关心的人,记忆正在被悄悄“偷”走,他们可能会忘记回家的路,忘记最爱的你,甚至忘记吃饭、睡觉,而这个“小偷”,便是阿尔茨海默病。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大脑退行性改变(逐步萎缩)的疾病,是导致老年人认知症(痴呆)主要的病因,俗称老年性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