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上那点儿事文/孔令玲一今年教的数学信息窗里有关于泰山的内容,我就问孩子们,你们见过泰山吗?有的说去过,有的说在电视里见过,有的说诗里有,孩子们交流得不亦乐乎。于是,我借机带孩子们领略了一下泰山的美景,体验了一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
带学生玩吹泡泡学习“百分数”、把错题集改编成“错题漫画”、师生围着操场步行理解1千米有多长……在江汉区大兴第一实验学校金雅校区,数学教师熊晓昀总是带着学生在玩耍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培养孩子的数学眼光和数学思维。
【来源:珠江时报】珠江时报讯记者黎小燕报道在数学课上做实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10月30日,南海区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教研活动在桂城街道石石肯中学举行,通过数学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堂也焕发勃勃生机。
湖南日报9月14日讯(通讯员 伍佩桢 全媒体记者 刘镇东)“谭老师,大二怎么没高数了,好想学高数。”新学期一开学,长沙理工大学数统学院教师谭艳祥收到一条这样的消息,发信人是该校水利学院2023级学生龙代伟。由于对高数“不感兴趣”,挂科的龙代伟在重修时走进了谭艳祥的课堂。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曾很迷茫,直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孩子,一句小心翼翼的话语“老师,我喜欢这样的数学课”,我的世界才一下子豁然开朗。其实,那是一节并不顺利的数学课:体会平均分。教材中呈现的情境是12块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问题很简单,全班都知道答案。但重要的仅仅是答案吗?
《分数的意义》这节课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笔者在学生已有分数概念和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并在此基础上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角形内角和》是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是教师常上常新的课,在教学这节课时学生打乱了我原有的教学设计,向我提出了“挑战”,我也没有退缩,抓住这一契机,在“攻”与“守”的几个回合中,将学生的学习不断引向深入。
数学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这些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生根呢?我在课堂上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