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株古树沉淀着历史,一圈圈年轮记录着岁月。夏日时节,蜀道翠云廊梓潼段,一棵“千年古柏”傲然挺立、枝繁叶茂,远远望去,满眼翠绿,自成一景。这棵树龄达2300年的柏树,被称为翠云廊“古柏王”,是绵阳市境内树龄最大的古树之一,它遒劲有力的树枝,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来源:浙江省林业局_国内外动态】日前,四川涪江流域古树名木研究中心争取到市林长制激励资金20.95万元,用于实施绵阳市千年古树种质资源保护和繁育项目。绵阳市积极探索古树幼树繁育栽培技术,建立古树管护长效机制。
来源:【四川新闻网】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邱可欣乐山市峨眉山景区伏虎寺 桢楠古树公园近日,记者从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2024年四川省新增5个古树公园,分别为甘孜州稻城县青杨古树公园、巴中市通江县待皇树古树公园、内江市资中县重龙山古树公园、甘孜州泸定县冷、碛镇银杏古树公园
“这四棵红豆古树既承载着老成都人的乡愁,也是现在年轻情侣们的热门打卡地标……”位于成都市成华区的红豆古树公园,是成都首个市级古树公园。在这里,为古树“建豪宅”“请保姆”“上户口”……让原本满身病虫害的古树恢复生机。而这仅仅是四川保护古树名木的一个缩影。
来源:【天府融媒】每一棵古树都是时光沉淀的诗行每一圈年轮都是一棒接一棒的守望绵阳“古树圈”里“众星云集”古柏王、稀有珂楠、参天黄连木……今天(3月12日)让我们跟随吹拂的春风与它们来场跨越千百年的浪漫邂逅↓↓来源:绵阳市新闻传媒中心本文转载来源:绵阳市新闻传媒中心本文来自【天府融
在绵阳市安州区千佛镇宝藏村有一棵千年银杏树。它高大茂盛、遮天蔽日、郁郁葱葱。经现场探测,此树高32.1米,树围9.3米,平均冠幅14米。据当地村民介绍,这棵千年银杏树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宋人好种树,当时这里有一户姓马的读书人,就在庭院内种下了一棵银杏树来陪伴自己读书。
一条古蜀道,半部华夏史。7月24日,由省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厅、省广电局、省文物局主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日报全媒体)、成都市金牛区委宣传部、绵阳市委宣传部、广元市委宣传部承办的“媒体蜀道行”活动在金牛古道的起点——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街道启动。
文/王意迦一棵古树,几多春秋。古树名木,是穿越时空的绿色史书,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在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四川,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造就了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据四川省2023年古树名木名录显示,全省现有古树名木71578株,其中古树71481株、名木97株。
5月24日至26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在绵阳市调研,强调要学深悟透笃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部署要求,保持高质量发展定力,锚定目标、真抓实干,努力在全省经济整体持续向好和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扛起更多担当、作出更大贡献,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记牢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古蜀道翠云廊时提出的“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殷殷嘱托,由共青团绵阳市委主办的“践行‘两山’理念·保护千年古柏”志愿服务项目于7月31日在绵阳市梓潼县七曲山风景区正式启动。
●2024年全省完成营造林522.49万亩,修复治理退化草原956.3万亩●巩固两轮退耕还林成果1600余万亩,改造低质低效退耕林60万亩,新建储备林50.3万亩●完成荒漠化土地治理73.82万亩,其中沙化土地55.71万亩、石漠化土地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