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消息,盲盒营销因高度不确定性给消费者带来惊喜感、趣味和诱惑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万物皆可盲盒”的消费风潮下,盲盒经济也出现了销售临期甚至过期商品、利用盲盒诱导消费、销售活体动物、诱导未成年人冲动消费、盲盒概率不透明等情形。
北京商报讯(记者 赵述评 胡静蓉)6月15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了解到,为了规范盲盒经营行为,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指出,通过盲盒形式销售的,同一套系商品或者服务的成本差距不应过大。
□郭元鹏7月24日下午,南通市监部门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进一步规范了盲盒经营行为。但作为目前推出的一个“框架性”的“指引”,还亟须明确相应执法配套措施,唯有明晰的监管细化法规到位,执法才具有权威性。
编者按: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盲盒经济、谷子经济、宠物经济、地摊经济……不断“上新”的经济形态、日益丰富的消费场景、接连涌现的消费新增长点,折射出欣欣向荣的经济活力,也展现出时代中国的勃勃生机。
央视网消息:一段时间以来,盲盒因不确定性带来的惊喜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不过,盲盒经济也出现了销售临期甚至过期商品、利用盲盒诱导消费、诱导未成年人冲动消费、盲盒概率不透明等情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出台《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并实施。
本报记者 卢 岳 □ 王鑫坤从最初的玩具、手办,再到之后的快递、餐馆剩菜......近些年,“万物皆可盲盒”的盲盒经济的确赚足了眼球。但与此同时,抽取概率模糊、缺乏未成年人消费限制等越来越多的问题也暴露在大众眼前。如今,在历经快速扩张后,盲盒产业的现状究竟如何?
6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下文简称《指引》),进一步规范国内的盲盒经营行为,引导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指引》不仅划出了盲盒的经营领域,也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明确要求盲盒经营者对销售对象的年龄作严格限制。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袁京近年来,盲盒因其随机属性带来的惊喜,受到不少年轻消费者的追捧,但部分商家诱导未成年人冲动消费、盲盒概率不透明、炒作“天价”隐藏款、销售过期库存商品、产品无售后服务等问题也逐渐凸显。
2023年3月4日,浙江绍兴文创消费季“数字新赛道-文创新生活”在梅龙湖举办,国潮盲盒。 视觉中国 资料图6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为盲盒经营划出红线,推动盲盒经营者加强合规治理。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印发《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的通知。其中规定,鼓励盲盒经营者建立保底机制,通过设定抽取时间、抽取金额上限和次数上限等方式,引导理性消费。鼓励盲盒经营者自觉承诺不囤货、不炒作、不直接进入二级市场,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