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七号起飞推力735吨,起飞重量597吨,标准200km*200km倾角19°的近地轨道LEO运力16吨。其典型LEO载荷为“天舟”系列货运飞船,从北纬19°文昌发射场将“天舟”货运飞船发射到200km*320km倾角42°的近地转移轨道时LEO运力为14吨。
导语一艘载着两名宇航员的飞船,正在向着宇宙深处飞去。但是这个时候,突然之间,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却在高大威猛的发射塔上意外解体,它的残骸还把附近的发射台都损毁了。这样一来,哪里还有发射塔能够把那艘载着两名宇航员的飞船发射上太空呢?
今年4.24中国航天日前后,天兵科技、东方空间、蓝箭航天等我国新兴商业航天企业先后披露了性能对标美国猎鹰9号的火箭研制进展。这些新兴民营火箭以大运力、低成本、部分可重复使用为主要特征,可将超过10吨物体送入近地轨道,每公斤载荷成本在人民币5万元以内,一级箭体可复用不少于20次。
7月12日9时整,中国民营航天企业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顺利入轨并完成了飞行任务。这是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在新型低成本液体推进剂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今年,关于液氧甲烷火箭入轨,全球已有过两次尝试。
其实这不是彗星,也不是UFO,而是中国最新的长征六号丙火箭,5月7日上午11点21分首次飞行,80分钟后刚好飞到了美国中部上空,在500公里高度的时候,二级火箭开始排放剩余的燃料,在太空中扩散成了“星云”,成了美国上空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美国当地时间10月13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重型运载火箭“星舰”进行了第五次试飞,其操纵性助推器(即一级火箭)在降落发射塔时,被SpaceX总裁马斯克称之为“筷子”的机械臂在半空中成功夹住。这一创举有何意义?又有何技术难点?
“谁进入太空的流量足够大、足够便宜,谁就能掌控太空!今年4月,SpaceX创始人马斯克曾在演讲中说,‘2024年SpaceX预计将承担起全球大约90%地球至轨道的发射质量’,那我们该如何快速提升进入太空的能力?
马斯克又放大招了,在社交媒体上首次公布了Raptor猛禽第3代发动机SN1的照片,大概率是首台量产版。猛禽就是星舰的发动机,采用液氧甲烷推进剂,以及最先进的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第一代猛禽的海平面推力为185吨,已经相当惊艳,而目前星舰使用的第二代猛禽推力是230吨。
(文/一个迷途的财财)马老板在推特转发Crew-10发射取消的消息时,可能自己也没想到,这出看似偶然的“技术流局”,正在暴露商业航天赛道价值百亿美元的暗战逻辑——被卡在空间站的两位宇航员成了最无辜的人质,而他们每天的盒饭成本,理论上够在曼哈顿租半年豪华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