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肝移植宝宝们和中山一院医护团队在一起。“戴上口罩,别乱跑……”,东东妈妈随时提醒着自己3岁的孩子。东东是个肾移植宝宝,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儿童节前,她带着东东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儿童器官移植专家刘龙山随访、门诊。
1月25日,在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全市年龄最小的儿童肾移植手术患儿——2岁6个月的文文,顺利出院。文文的肾源供者来自贵州一位2个月大的婴儿,一个小生命得以在另一个小生命上实现延续。据统计,这不仅是截至目前重庆最小年龄肾移植受者,也是最小年龄的肾脏供者。手术现场。
新华社客户端重庆1月26日电(谷训、黄飞虹)近日,重医附属儿童医院肾移植团队成功为2岁6个月的尿毒症患儿文文(化名)进行肾移植,文文的肾源供者来自贵州一名2个月大的婴儿。据悉,这不仅是截至目前重庆最小年龄肾移植受者,也是最小年龄的肾脏供者。
“戴上口罩,别乱跑……”,年轻的东东妈妈有点焦急地提醒着自己三岁的孩子。小家伙是个肾移植宝宝,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二阳”率较高的当下,做妈妈的不得不时时提醒好动的小家伙。六一儿童节前,她本来是带着东东来接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童器官移植专家刘龙山随访、门诊的。
2024年3月14日是第十九个世界肾脏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获悉,2024年前两月该院肾移植团队开展近20例儿童肾移植,2023年完成儿童肾移植51例。复旦儿科肾脏科学科带头人徐虹提醒,家长和学校应重视儿童尿液检查等检查检验。
肾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最佳方式,其中,儿童捐献者也是重要的供体来源,但由于外科技术复杂、移植物早期功能相对受限、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移植物早期丢失率高等原因,体重低于5公斤的新生儿乃至婴儿供肾肾移植开展较少。
极目新闻记者 郑晶晶见习记者 赵雪纯视频剪辑 赵雪纯通讯员 常宇“我上小学啦!”9月1日,乐宝(化名)开心地给自己的主管医生——华科大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主任医师朱兰发来一张自己去上学的照片,照片里的她已经长成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了。
编译 | 辛雨对于器官移植来说,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死亡的婴儿肾脏其实是宝贵的资源,但这是一个让失去孩子的父母很难讨论的话题。一些国家也实施过这种移植手术,但每个国家每年只有几例。在上周于希腊举行的欧洲器官移植学会大会上,有人呼吁医院更广泛地采取这种做法。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凌燕 通讯员聂文闻 彭锦弦 刘坤维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永胜27岁的梅梅(化名)眉清目秀,不擅言语,但她的人生经历实在不一般。从14岁起,她就患上肾病。24岁那年发展至肾衰,移植了一名婴儿的双肾,才算躲过一劫。今年她怀孕了,而肾移植者怀孕成功的概率远低于常人。
肾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最佳方式,其中,儿童捐献者也是重要的供体来源,但由于外科技术复杂、移植物早期功能相对受限、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移植物早期丢失率高等原因,体重低于5千克的新生儿乃至婴儿供肾肾移植开展较少。
陈刚记得,为乐宝二次肾移植手术时已是夜半时分,为了避免血管痉挛,操作需要非常精细。“吻合线大概只有头发丝粗细的一半。我们戴上放大镜,屏住呼吸一针针做,每一针都不敢缝多。”开展儿童肾移植以来,武汉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不断探索,开发不同术式,移植患儿5年存活率超过90%。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李珩▲医护团队与患儿及家属。医院供图1月26日,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重医附属儿童医院肾移植团队近日成功为2岁6个月的尿毒症患儿文文(化名)进行了肾移植,文文的肾源供者是贵州一名2个月大的婴儿。
肾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最佳方式,其中,儿童捐献者也是重要的供体来源,但由于外科技术复杂、移植物早期功能相对受限、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移植物早期丢失率高等原因,体重低于5公斤的新生儿乃至婴儿供肾肾移植开展较少。
重庆之声1月26日讯 近日,重医附属儿童医院肾移植团队成功为2岁6个月的尿毒症患儿文文进行肾移植,文文的肾源供者,来自贵州一位2个月大的婴儿,一个小生命得以在另一个小生命上延续。据悉,这不仅是截至目前重庆最小年龄肾移植受者,也是最小年龄的肾脏供者。